第十七章 处理战利品(1 / 2)

海魂 闪烁 2053 字 2个月前

古迅雷离开舟山两天后,德国海军代表团就到了舟山,这次率队来的不是雷德尔,而是一个中年将领,后来谈仁皓才知道,这就是德国海军鼎鼎有名的“狼群战”之父邓尼茨,领导德国潜艇对抗了几乎整个英法海军的伟大将领。

相关的接待工作都迅速的安排了下去,负责接待邓尼茨的是帝国海军潜艇兵司令,谈仁皓只负责安排其他的德国来访将领与军官。

当然,谈仁皓并不知道,雷德尔也到了舟山,只不过是由聂人凤亲自去迎接的,没有让谈仁皓插手。

两天内,波斯帝国等其他国家的海军代表团也到达了舟山,谈仁皓忙了两天,总算把这些宾客都安顿了下来。

舟山也热闹了起来,很多宾客都是被安顿在舟山市区的,海军司令部的宪兵已经接管了舟山市的治安工作,另外还有几千名陆战队官兵负责维持岛上的秩序,保护这些来访宾客的安全。

也就是在这天傍晚,谈仁皓在准备回家休息之前接到了甘永兴的电话,随后就赶到了甘永兴的办公室去。

“校长,你也在?”

看到坐在沙发上的聂人凤后,谈仁皓有点惊讶。

“是啊,才赶回来。”

聂人凤朝谈仁皓看了一眼,让他坐了下来,“雷德尔也够烦人的,两天下来,都在提援助的事情。还好,至少他也需要去好好休息一下了。”

甘永兴端着茶杯走了过来。

“德国人一直很稳重的,这次雷德尔急着要我们兑现承诺,看样子,他们也有点坐不住了。”

谈仁皓接过了参谋长递来的茶杯,他也大概了解了一下德国海军的情况,雷德尔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不仅仅是德国海军需要,雷德尔也需要唐帝国承诺提供给德国海军的那些主力战舰。

在这场战争中,德国海军的地位一直很尴尬,其在德军中也几乎无足轻重,排在德国三军之末,甚至比成立还不到20年的空军都要不受重视。

这一是德国海军没有能力打破英法海军的封锁,二是德国海军没有能够摧毁英法的抵抗意志。

当然,如果仅仅将责任归咎到海军身上的话,这是完全错误的,不管是从资源,还是从国家基础战略上来讲,德国海军都不受重视,这也就导致了德国海军虽然雄心壮志,但是却无力实现理想的局面出现。

在战争初期,德国海军的功绩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其潜艇部队在北大西洋上的破交作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几乎彻底的瓦解了英国,可后来随着美国参战,以及美国的工业动员了起来,大批“万吨级标准货轮”投入到了北大西洋航线上,这不但弥补了之前的损失,而且在24年底的时候,美国生产的货轮载重吨就超过了在北大西洋上损失的货轮。

换句话说,德国潜艇的封锁没有能够彻底的摧毁英国,而且还随着越来越多的货轮出现在北大西洋航线上,英国获得了大西洋对岸送来的越来越多的援助!

除了美国生产的大量标准货轮弥补了航线上的损失之外,从24年中期开始,美国就将大批老式货轮改装为护航航母,投入到了北大西洋航线上去,为运输船队提供直接掩护。

而从25年4月份开始,美国海军在北大西洋的中部海域长期部署了十多艘护航航母,执行反潜猎杀任务。

另外,大批远程反潜巡逻机,以及驱逐舰投入到了北大西洋战场上,德国海军的潜艇再也无法在北大西洋上自由的活动了。

更糟糕的是,到25年中期,美国海军改进了反潜战术,德国潜艇要想获得以往的战绩,就得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从21年德国参战开始,在22年中,德国海军的一艘潜艇可以换来至少15万载重吨的商船。

23年是德国潜艇战绩的巅峰期,平均一艘潜艇在被击沉前,可以干掉至少24万载重吨的商船。

24年,这一数字降低到了18万,仍然高于22年。

而在25年的前三个季度里,这个数字已经降低到了8万吨,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换句话说,德国的潜艇部队已经在与敌人打消耗战了。

而根据德国海军自己做的统计,如果交换比例无法达到10万吨的话,那么潜艇破交作战的意义将极为渺小。

这不仅仅是德国潜艇的问题,也是整个德国海军的问题。

如果仅仅使用潜艇来破坏北大西洋的交通线的话,所取得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舰队与潜艇配合,利用舰队拖住美英海军,分散其海军资源,更好的掩护潜艇活动。

所以说,这是整个德国海军的问题,而德国海军的舰队至今都无法打破英国海军的封锁。

同时,这也是整个德国的问题,虽然法国已经濒临失败了,但是只要英国还在坚持,那么德国就得提防着自己的后背。

德国总参谋部已经拿出了一个进攻英国的初步计划,整个计划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将以战略轰炸为主,通过战略轰炸来摧毁英国的工业与军事基础设施,瓦解英国的抵抗能力与抵抗意志。

而第二阶段的行动就得在英国本土登陆,可这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要英国海军还存在,只要英国空军没有被打败,那么就不可能在英国本土登陆!

实际上,要击败英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阻止美国继续向英国提供战略援助,切断北大西洋航线,让美国的船队无法到达英国。

战略轰炸可以摧毁英国的工业基础,可却无法摧毁英国人的海上命脉。

只要美国仍然在向英国提供战略援助,那么英国空军就不会被击败,英国海军也不会被击败,德国陆军就无法度过那道狭窄的海峡,登上大不列颠岛。

而要摧毁英国的海上命脉,就必须得动员海军,不仅仅是潜艇,还有舰队。

总结而言,就是得先夺取制海权,然后再考虑击败英国的事情。

换个方向考虑,只要夺取了北大西洋的制海权,那英国就必然失败。

这就是德国海军的问题,以德国海军现在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从英国人手里夺走制海权,甚至无法对英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的霸权地位形成任何威胁。

就算现在英国海军的所有新锐战舰都去了南大西洋,可德国海军的那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仍然在船坞里维修,而且短期之内根本就无法完成,德国海军的舰队连跨出丹麦海峡的能力都没有。

这也是雷德尔与邓尼茨两人都来到舟山的原因,德国需要唐帝国提供的援助,特别是唐帝国承诺的那些主力战舰。

雷德尔甚至暗中表示,德国海军可以从唐帝国购买战舰,即利用唐帝国的造船能力为德国海军建造战列舰,航母,重巡洋舰等主力战舰。

另外,德国海军也可以安排官兵到唐帝国来接受培训,然后在唐帝国控制的地区,或者是唐帝国本土组织德国海军的远征舰队,而这支舰队将直接从太平洋出发,杀回大西洋,挑战英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