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英国战列舰在防御方面确实是很优秀的。
这不是说英国战列舰的装甲有多厚,而是英国战列舰在总体设计方面确实很值得称赞,而这也是英国人在战争中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与经验。
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中,有三场相当重要的海战,而其中唯一一场发生在大西洋上的海战就是“日德兰海战”交战双方是英国的大舰队与德国的公海舰队。
从实力上讲,英国大舰队比德国的公海舰队强大得多,而且最后英国也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迫使德国公海舰队退回了内海,直到战争结束,德国公海舰队都没有能够完全恢复战斗力,再也没有对英国海军构成威胁,并且在战后,好几艘没有修复的战列舰被拆毁。
可是在战术层面上,英国大舰队却是失败者,从战舰的损失数量,舰队官兵的伤亡数量上来看,英国都是战术上的失败者。
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比如英国大舰队在战术上的失策,德国海军的优秀素质,德国战舰的优秀性能等等,可其中有一点相当重要,那就是英国那些战沉的战舰在设计上的严重缺陷。
当时,英国海军战沉的三艘战列巡洋舰中,有两艘是因为弹药库爆炸而沉没的。
而德国公海舰队里的四艘战列巡洋舰都遭到了重创,而且其中两艘的弹药库都中了弹,可却没有一艘因为弹药库爆炸而沉没!原因是,德国海军首先在战舰上采用了弹舱隔离化设计,在弹药库中弹后就立即注入海水,避免了弹药库爆炸。
而英国海军当时的战舰上却没有这一设计,只要弹药库挨了炮弹,那战舰就肯定完蛋!
这只是在战争中直接暴露出来的问题,战后,英国人在反省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战舰在设计上确实存在太多的弊端,特别是防御上的弊端。
而血的教训让英国人将战舰的生存能力摆在了首位,其在战后设计的所有战列舰都首先强调了生存能力,而不是火力。
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吧。
毕竟,在战后,特别是在海军条约有效期的最后几年,唐帝国,美国等海军强国在设计战舰的时候,强调的是火力,装甲,速度这三项最为重要的性能之间的平衡,也就是说战舰的总体性能是最为重要的,而单独突出某一项性能都不予采纳。
而且,后来也证明,这确实是一条正确的发展方向。
英国人没有立即跟随这个潮流(从“前衞”级开始,英国海军才认识到了战舰性能平衡的重要性)正因为强调了战舰的生存能力,所以英国海军在战后彻底的取消了之前海军大臣费希尔主张发展的以速度为首要性能的战列巡洋舰,而是重新回到了发展战列舰,特别是快速战列舰的道路上来。
而这也是“英王乔治五世”级与“狮”级诞生的直接原因,这两级战列舰都很强调防御,而且速度都不慢(“胡德”级战列巡洋舰只造了一艘,也正是这个原因)为了提高战舰的防御能力,英国人在很多方面采取的办法确实是让人费解的。
比如,“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排水量比“新省会”级(初期型号)少不了多少,可采用的却是14英寸火炮。
而当时,英国海军是有能力生产性能优秀的16英寸火炮的(“声望”级战列舰上装备的就是16英寸主炮)而且英国海军的15英寸火炮的性能也是相当不错的(炮弹不怎么样)只是因为受到海军军备条约的限制,不能装备360毫米口径以上的主炮。
而英国海军又急需新的战列舰,因此才出现了在45000吨的战列舰上装14英寸火炮,也就是大舰扛小炮的情况出现。
而要是在唐帝国海军的话,肯定会采用别的解决办法,比如在设计的时候预留改进的余地,条约失效之后就换上更大的主炮,或者是晚两年建造。
可英国人却没有这么做,当时要在“英王乔治五世”级上换装15英寸或者16英寸主炮的话,那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改装费用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可以说,在唐帝国海军的眼里,英国人发展战列舰的方法是难以理解的。
甚至连美国,日本都觉得英国人确实很奇怪,明明有能力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战舰,却偏偏爱走极端。
可这也是实际情况造成的,毕竟,在北大西洋上,英国海军要对付的是德国海军,而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之后,德国海军全面萎缩,根本就无法挑战英国海军,战舰的火炮口径小一点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战舰,就能吓得德国战舰不敢离开港口了。
在北大西洋上,这个问题确实不明显。
在与两艘“俾斯麦”交手时,虽然英国海军再次吃亏,但是最后两艘德国战列舰也被吓得逃了回去,英国人的目的是达到了。
可问题是,在与唐帝国海军的战列舰对轰,英国人在战列舰设计上偏重防御,主炮口径过小,以及穿甲弹威力过弱的缺陷就暴露无遗了。
炮战从四点半开始,打了两个小时,常荐新也感到头痛了。
那两艘英国战列舰早就被打得千疮百孔,各挨了几十发巨弹,挨的小口径炮弹就不计其数了,几乎失去了战斗力,可就是没有爆炸,也没有沉没。
这让常荐新都有点忍不住想冲上去看看,英国战列舰到底是不是用泡沫做的,怎么就不沉呢?在以往与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对抗时,打到这种程度的时候,美国的战列舰不是爆炸就是沉没了!
另外,第三特混舰队里的五艘战列舰中挨了炮弹的三艘都好像屁事没有一样,仍然在继续作战,连“广州”号上那门被震出故障的主炮也在五点五十分左右恢复了战斗力。
也就是说,英国战列舰的还击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伤害到第三特混舰队。
“妈的,英国人的战列舰怎么还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