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击敌要害(1 / 2)

海魂 闪烁 2056 字 3个月前

颜国忠的问题就是雷少卿的问题。

虽然当时颜国忠有自己的参谋长,而且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雷少卿领导的战区舰队司令部是独立于战区司令部的,就算雷少卿直接向颜国忠负责,这却是两套班子。

但是,颜国忠还是征求了雷少卿的意见,而且是非常郑重的征求了雷少卿在下一步作战行动上的意见。

三月十日,在颜国忠回到了维拉港的当天,他就委婉的向雷少卿征求了下一步的作战方向的建议。

当时,雷少卿没有立即做出回答,他自己对下一步的行动都没有太多的了解,也就不可能提出合理的建议来。

颜国忠也没有追问,而是给了雷少卿几天的时间,让雷少卿去了解更多的信息。

而雷少卿随后也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来考虑下一步的进攻行动。

当时,第二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已经离开了战区,正在返回帝国本土的路上。

这是海军司令部的直接命令,这两支见队在返回了本土港口之后,都将获得新的航母战斗群,扩大为三航母特混舰队。

而留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只有李文龙的战区舰队。

战区舰队的补充计划也下来了,在第二特混舰队或者是第四特混舰队返回了西南太平洋战区之后,战区舰队将返回莱城,接受新服役的那四艘战列舰,以及一批巡洋舰与驱逐舰。

这些战舰都是临时补充到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里的,而不是正式分配给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的。

而当时唯一没有确定的就是,到底是第二特混舰队还是第四特混舰队将被派往中太平洋,或者是得到了全额补充的第五特混舰队被安排过去。

雷少卿在十一日的时候就接到了消息,校长将把姜仲民从印度洋那边调回广州,而第五特混舰队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安排了下去,新服役的航母战斗群里肯定有三支是分配给第五特混舰队的,另外还将为第五特混舰队提供一支炮击编队。

按照这个情况来看,第五特混舰队很有可能被派到太平洋战场上作战,而不是去印度洋把第一特混舰队换回来。

当然,这些都是雷少卿的猜测与推断,校长还没有宣布具体的安排。

而且在第五特混舰队恢复战斗力之前,校长也不大可能正式宣布相关的消息。

与谈仁皓一样,雷少卿对校长的安排是很不理解的,或者说,是很不满的。

这并不是说,姜仲民的能力有问题,雷少卿与姜仲民同窗几年,对这个在学校期间就很踏实的校友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姜仲民绝不是范佩坤那样的人。

可为什么姜仲民就要处处受到照顾?怎么说,雷少卿也是海军学院193期的毕业生,而且也拿到了海狮勋章,在战场上建立的功勋不比姜仲民少,而且两人都属于那种欠缺运气的将领,为什么雷少卿就要坐冷板凳,而姜仲民就该得到重用?

在返回海军之前,雷少卿还想过去第五特混舰队,可他在回到海军司令部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很不现实的。

如果校长不重视姜仲民的话,早在第五特混舰队成立的时候,就应该安排郝东觉或者是常荐新去第五特混舰队担任司令官,而不是让姜仲民去第五特混舰队了。

而现在,校长是根本不会考虑让雷少卿去第五特混舰队的。

至于校长为什么这么重用姜仲民,雷少卿心裏还是有点数的。

谈仁皓几乎一个人就遮挡住了从第一特混舰队出身的所有人的光芒,海军内部需要平衡,那么校长就需要一个可以抗衡谈仁皓的人出现,这个人就是姜仲民。

可雷少卿还是有点不满校长的安排,不说别的,当初第一特混舰队因为实力问题放跑了日本联合舰队,后来第二特混舰队吃了次败仗,结果都引起了悍然大|波,谈仁皓遭到了政府的调查,而雷少卿也差点就受到调查。

这次,第五特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怎么姜仲民就不受到调查呢?

雷少卿的想法确实有点偏激,这是因为雷少卿自己的遭遇与经历所决定了的。

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到雷少卿在战区舰队司令官这个位置上的表现。

在与甘永兴谈过之后,雷少卿就明显的感觉到,甘永兴应该早就知道了校长的安排,而且对校长的安排也有点不满。

从个人感情上讲,甘永兴肯定是全力支持谈仁皓,以及那些从第一特混舰队出来的将领的。

而这也体现在了让雷少卿出任战区舰队司令官这件事上。

在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方面,甘永兴肯定直接与颜国忠交涉过,不然颜国忠也不会让雷少卿成立单独的战区舰队司令部,并且独立于战区司令部之外,成为了一个拥有部分实权的指挥机构。

因此,甘永兴还是挺器重雷少卿的,仅凭这一点,雷少卿也不会让甘永兴失望。

关于怎么攻打澳洲大陆的事情,雷少卿实际上没有多少发言权,这是陆战队的任务,舰队充当的只是配角,可既然颜国忠已经委婉的提出了这个要求,雷少卿还是花了很多精力来研究这个问题。

而这也正体现出了雷少卿与谈仁皓的差距,如果让谈仁皓在这裏的话,他肯定早就把各方面的情况考虑到了,而且会主动的出谋划策,而不是被动的展开工作。

花了不少力气了解了美军在澳洲大陆上的防御部署,澳洲大陆东南部的地理情况,以及帝国军队的部署情况之后,雷少卿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