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强势(2 / 2)

海魂 闪烁 2084 字 3个月前

那么,这几艘在27年1月初服役的航母的采购费就应该在1月份支付,而海军在制订预算的时候,这笔钱实际上是纳入了26年的军费开支中的,可为了减少支出,海军肯定希望将其算到27年的采购费用中,或者是按照27年的标准来购买。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一艘航母的差额就有数百万,恐怕任何造船厂都不愿意承担这个损失,而海军也不愿意多支出这几百万吧!

也正因为这个问题,甘永兴与六家最大的造船厂差点就闹翻,实际上,海军的要求有点过分,毕竟合同是在26年初签订的,上面明确的写明了分成四次支付的采购价格,白纸黑字,就算是海军再牛,也不能违反合同吧。

可甘永兴就是这脾气,在与这六家造船厂折腾了好几天后,双方才达成了一个妥协协议,即造船厂同意海军按照27年的标准支付尾款,海军同时承诺在27年将继续订购六艘航母,或者是承诺将为出口六艘航母,以满足这六家造船厂的造船能力,不至于如同建造战列舰的船台那样空着没事做!

这事甘永兴是请示了聂人凤的,他没有敢单独做出决定,原因是,海军在27年只计划订购2艘已经在建航母,而24年是10艘,25年也是12艘,26年到现在已经确定的有8艘,就算在27年增添6艘的订单,仍然低于前三年的水平。

实际上,聂人凤当时已经在考虑扩大造舰规模,而且是直接上新式航母,而不再采购“湖”级航母,只是因为最后两艘已经开工建造了,所以无法取消,只能将其造完。

当然,前提条件是帝国海军获得了充足的军费预算,同时还大量降低了采购成本,已经有充裕的资金用来扩大舰队了。

至少,现在聂人凤在详细计算海军27年的装备采购计划的时候不会再那么小家子气,这点从27年实际采购的战舰,以及作战飞机数量上就能看得出来。

在谈仁皓看完了甘永兴的那份报告时,聂人凤也差不多看完了谈仁皓的报告。

这次,聂人凤看得相当仔细,而且边看还在边点头。

“不错,看来还是仁皓的鬼点子多。”

聂人凤放下了手上的文件,同时摘下了老光眼镜,“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思维比我们要灵活得多,总能够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奇怪办法,可不管是老办法,还是新办法,只要能解决问题,那就是好办法。”

“谢谢校长夸奖。”

谈仁皓也觉得很高兴,至少他这段时间的辛苦与忙碌给海军换回了巨大的利益。

“校长,你可别夸奖他,要是多表扬他几句的话,这小子就要飞上天了。”

“不妨嘛,值得肯定的,我自然要表扬。”

聂人凤也笑了起来,“仁皓的这份报告基本上没有问题,重点是落实。这个,我会安排人员专门负责的,等你们与弹药生产企业达成了协议后,我就会与装备技术办公室,以及后勤部门的负责人详细讨论落实这些协议的办法。”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越快越好。”

聂人凤朝谈仁皓笑着点了下头。

“如果我们要在27年度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并且开辟新的战场的话,那么弹药采购费用绝对是所有采购费用中最高的一项了。

本来我想安排老余去青岛的,可老余这人太死板,太较真,根本就不知道变通。

正好,前两天他请了病假,听说是老毛病又犯了,现在还在医院里疗养,说不定,过几天还要去北戴河住到开春后才回来呢。”

谈仁皓知道校长说的是装备技术办公室的余庚年中将。

“你们先准备一下,先了解弹药生产方面的问题,然后就去青岛吧。”

聂人凤打了个呵欠,他已经跟谈仁皓,甘永兴谈了近四个小时了。

“永兴,在出发前,你把随行人员安排好,这次谈判中表现不错的军官都可以重用,也许以后还有他们发挥的机会。技术方面的,就让仁皓去做,你们两个一起去,把这个高地拿下来!”

“没问题,那我们过两天就出发!”

聂人凤点了点头,又朝谈仁皓看了过来。

“看来,我得抓紧时间补习下功课了。”

三人都笑了起来,谈仁皓可不是学化工,也不是学炸药出身的,要他去搞弹药的技术问题,这就不仅仅是在考验他了。

当然,谈仁皓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最让他头痛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去请教谁!

“好吧,今天就谈到这裏。”

聂人凤也确实累了,“等你们回来之后,我们再讨论27年度军备采购的详细方案,很多细节问题要赶在年底前决定,所以,你们最好是抓紧时间,现在到年底也就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那我们今天就开始。”

甘永兴踢了下谈仁皓,然后站了起来,“校长,你也早点休息,晚上就别加班了。”

“我知道,你们先走吧。”

谈仁皓与校长告辞后,跟着甘永兴走出了办公室,他长出口气,这才发现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显然,在这个时候回家吃饭已经不可能了,恐怕连冷汤剩饭都没有。

结果,还是甘永兴提议到市区去吃饭,也算是小小的庆祝一下吧,想到是参谋长掏腰包,谈仁皓自然是不会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