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美国的地理优势是唐帝国所无法比拟的。
最重要的是,此时唐帝国在中美洲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就连巴拿马政府都与唐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除了南面颓弱的墨西哥之外,美国几乎没有陆地上的威胁隐患,而且连墨西哥都无法对美国构成多大的威胁。
毫无疑问的,甘永兴肯定支持攻打巴拿马运河,甚至这有可能是校长的意思,不然的话,甘永兴不会把这件事情交给谈仁皓来处理。
族群结构也就决定了美国的基本的人口分布的情况。
一整个晚上,谈仁皓都在考虑这个问题,考虑该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
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谈仁皓得出了一个结论,攻打巴拿马运河的难度不比攻打夏威夷群岛小,这是一次类似于姜仲民在大西洋那边的远征行动,而且难度只会大,不会小!
当时,唐帝国基本上默认了这一点,毕竟对唐帝国而言,美洲在地球的另外一边,在其他地区的麻烦不断的情况下,唐帝国哪还有精力去插手美洲事务?而欧洲列强也基本上默认了美国在美洲的霸权地位,因为他们需要美国的支持来抗衡唐帝国。
而美国不可能不向巴拿马运河区增兵。
谈仁皓在文件中找到了一份情报,这是帝国情报部门对巴拿马运河区美军兵力的大概分析。
可问题是,攻打巴拿马运河是很困难的,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甚至有很多谈仁皓根本就无法考虑到的问题。
甚至只要让运河区燃起战火,保持一支舰队在太平洋这边活动,那么美国就无法使用运河,就等于掐住了美军的咽喉。
问题是,要打下巴拿马运河的话,有那么容易吗?
这种工业相对集中的情况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比如当时唐帝国的工业就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以及南部沿海地区的几个省。
这些地缘上的优势都是唐帝国所不具备的,而且也是唐帝国做梦都想拥有的。
当谈仁皓看到地图的时候就知道了甘永兴的意思,那是中美洲的地图,一幅巴拿马运河的地图。
重工业与军事工业方面,东部沿海13州占了32%,五大湖地区9州占了47%。
而濒临世界两大洋,让美国海军可以左右开弓,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上纵横驰骋,而不需要为调遣兵力而发愁。
攻打巴拿马运河的基本目的不是要占领运河,而是要切断运河。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一个相当明显的问题,即美国的人口,经济,工业,重工业,军事工业几乎都集中在了东部沿海以及五大湖地区。
从根本上讲,美国是一个以白人,特别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的国度。
当时,唐帝国并没有想过要将战火烧到美洲去,就算墨西哥一直对美国不满,几千万墨西哥人做梦都在想着收回失地,可是唐帝国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管墨西哥。
谈仁皓翻出了一副太平洋地区的地图,他只扫了一眼就发现,即使现在控制了夏威夷群岛,要想进军巴拿马运河,那也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盲目的考虑了几个小时,到了深夜的时候,谈仁皓决定不再去为这个问题头痛了,他现在缺少资料,缺少情报,甚至缺少一些基本的条件,等到回海军司令部之后再考虑也不迟吧。
对唐帝国而言,修不修巴拿马运河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船队从唐帝国本土出发,向东进入太平洋,向西就可以前往大西洋,完全没有必要在穿过太平洋之后前往大西洋。
工业方面,东部沿海的13个州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4%,五大湖地区9个州占了38%。
运河同行的费用由美国与巴拿马平分,而美国负责运河的日常维护,巴拿马则提供协助与支持。
另外,在部队组织,舰队集结,物资保障,情报搜集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最终,美国在运河的管辖权问题上向各列强做了妥协,并且与巴拿马政府签订了一条没有期限的协约。
因此,只需要控制运河区的一小段,就足以使运河失去同行能力。
即使在美国后来向东扩张的时候,印第安人,墨西哥人,甚至是大量拉美人也涌入了美国,还有在奴隶贸易中进入美国的非洲人,可这些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以白人为主的族群结构,到了大战前夕,美国一共有近两亿人口,而其中白人占到了68%,黑人占21%,墨西哥人9%,其他族群占2%。
舰队的补给问题应该比较容易解决,安排几支快速战斗支援舰队就足以携带上舰队晚饭需要的燃料,以及作战需要的弹药了。
对美国海军而言,巴拿马运河就是他们的死穴!
谈仁皓半夜溜进了卧室,结果妻子早就睡了,他也只能偷偷的爬上床,老实的躺在窗上,很快就鼾睡了过去。
而此时的美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与唐帝国平起平坐,甚至还没有强大到成为美洲的霸主。
也正是在此情况下,美国悍然介入了第一次全球战争,迫使唐帝国在极为不光彩的情况下签订了停战条约,损失了大量的海外利益。
因此,得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投入的陆战队数量。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距离。
舰队也是如此,几乎所有的主力战舰都是在美国东部沿海的造船厂里建造的,然后再被派往太平洋战场。
该协约的主要内容就是:巴拿马运河属于国际共管区,由美果与巴拿马成立一个联合公司代为管理。
可问题是,仅仅出动舰队是不可能打下巴拿马运河的,甚至很难彻底的破坏运河。
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美军在该地区部署的航空兵数量,是否修建了大范围的纵深防御阵地,以及巴拿马政府,平民对待战争的态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