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格拉克海战”是在夜间进行的。
英国海军本土舰队在离开了布莱克本之后,德国的情报部门就一直在努力寻找该舰队的行踪。
当时普遍认为英国本土舰队将南下拦截同盟国联合舰队,可实际上,几乎所有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英国本土舰队不会离开英国本土附近海域,就算要南下与联合舰队决战,也首先要击败德国本土舰队,确保北海与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而不是被德国人趁机夺取制海权,攻入英国本土。
雷德尔元帅也不相信英国本土舰队会南下,他一直压着没有让德国本土舰队离开基尔港,可随着丹吉尔会盟的谈判陷入僵局,德国统帅部也急了起来。
攻打英国本土的计划已经制订了一年多了,准备工作也进行了一年多。
德国甚至调整了三军军费的分配比例,除了空军仍然保持了高额军费之外,陆军的军费被严重削弱,海军的军费首次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在27年,德国海军的重点任务不是建造大型战舰,而是建造登陆舰与运输船。
雷德尔也在27年中期的时候提出了新的作战计划,利用本土舰队,以及返回本土的“远东舰队”击败英国海军,夺取制海权,然后渡过英吉利海峡,打上英国本土。
该计划被德国统帅部采纳,并且交由德国海军全权负责。
“远东舰队”被拖在了丹吉尔,不但雷德尔急,德国首相也非常焦急。
眼看唐帝国海军进攻英国本土的准备工作逐步到位,德国首相坐不住了,二月二十日,德国首相亲自下达命令,让德国本土舰队前出北海,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陆军登陆部队必须在二月底完成进攻准备,三月三日为登陆英国本土的“D”日,而登陆时间最多只能延迟五天。
也就是说,德国人准备在三月八日之前打上英国本土。
雷德尔不得不在这天下达了出击命令,指挥本土舰队的为卢金斯海军上将,舰队里包括了“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两艘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两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其他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十八艘,总计22艘战舰。
在经过了一天多的准备之后,德国本土舰队于22日凌晨离开了基尔港,直接取道丹麦海峡进入北海。
为了能够尽量避开危险,避免被英国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发现,舰队是在23日夜间以全速从斯卡格拉克海峡通过的,可卢金斯并不知道,英国人的本土舰队就等在海峡的外面!
为了干掉德国本土舰队,英国海军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在此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德国本土舰队一直是英国海军的心腹大患。
这支舰队说强大不强大,说弱小也不弱小。
其战斗力根本就不可能与英国本土舰队相提并论,可是却能够对英国的海上航运,甚至是英国本土的沿海港口与城市构成巨大的威胁。
几年下来,德国人也在海战方面学得更圆滑了,只要有需要,其本土舰队就会出来溜上一圈,迫使英国本土舰队不得不全面出动,对其进行围追堵截。
而德国人却从来不与英国本土舰队直接对轰,往往是等英国本土舰队杀出来之后就缩了回去,让英国海军白忙活了一场,同时还不得不将大量的战列舰留在本土,难以到其他的战场上发挥作用。
为了让德国人放松警惕,英国将本土舰队转移到了布莱克本这个偏远的港口,实际上,这也是为了避开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避免让本土舰队在港口里遭到轰炸。
另外,英国海军也在全力搜集德国海军的情报,争取掌握德国海军的一举一动。
这次,同盟国的强大舰队在直布罗陀会盟,英国人就很快收到了情报,而且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尽快把德国本土舰队引出来,歼灭了德国本土舰队之后,再南下对付同盟国联合舰队。
英国人的安排一目了然,只要德国本土舰队一日不灭,那么英国本土舰队就一日不能离开本土附近海域。
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如果德国首相有点耐心的话,那就不应该让本土舰队离开基尔港,可政治上的利益让德国首相不得不冒险,也就让德国本土舰队不得不冒险!
为了发现,并且截击德国本土舰队,同时避免行踪暴露。
英国本土舰队在离开了布莱克本之后,向被绕过了英国本土,最后从设得兰群岛进入北海,在20日的时候,英国本土舰队就到达了斯卡格拉克海峡外面。
另外,英国海军还调动了近20艘潜艇部署在海峡的出口处,英国空军也安排了数十架远程巡逻机在海峡上空巡逻。
在如此严密的监视之下,德国本土舰队要想顺利进入北海,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确实如此,23日晚上10点左右,一艘在海峡里巡逻的英国潜艇就发现了正在全速航行的德国本土舰队,潜艇艇长用潜望镜准确的判断出了舰队里那四艘庞大的战舰,特别是那两艘战列舰。
可悲的是,因为舰队处于全速航行状态,护航的驱逐舰并没有能够发现这艘近在咫尺的潜艇。
在海面下躲了两个小时后,英国潜艇浮到了通气管深度,然后发出了警报。
不到五分钟,海峡外的“前衞”号战列舰上的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官萨摩维尔上将就得知,德国本土舰队正在朝着他驶来。
战斗警报立即拉响,战舰上的雷达也迅速运转了起来,驱逐舰冲到了战列舰编队的前方,严密的监视着海峡里的动静。
现在已经不是24年的时候,战舰上都安装了雷达,能够在夜晚发现十几海里,甚至是数十海里之外的目标。
萨摩维尔也很清楚,德国战舰上也有雷达,而且是由唐帝国提供的雷达,这是比英国战舰上更先进的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