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内乱(2 / 2)

海魂 闪烁 2148 字 2个月前

再有,飞行员的体力也是有限的,从十二日开始,两支舰队的侦察机飞行员平均一天至少要飞三个来回,一次在4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甚至达到了6个小时。

飞行员所获得的休息时间有限。

侦察机的驾驶员还可以由轰炸机的飞行员来替换,可是导航员却不能替换,因为轰炸机上的导航员是不知道该怎么操作雷达的。

21架雷达出问题的飞机中,就有18架是因为导航员在疲劳状态下的错误操作导致的。

可以想象,在如此高强度的出动压力下,侦察机部队能够坚持三天,已经算是相当不容易的了。

当时,谈仁皓就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暂时处出战场,让飞行员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精力,同时也可以让勤务人员抓紧时间修好出故障的飞机。

黄晓天也有同样的想法,只是因为韩绍锋要求尽快发动登陆作战,如果无法在十六日天亮前击败大西洋舰队的话,那么陆战队就只能采取下一套战术,强攻牙买加,然后进军古巴。

结果,在当天下午,当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交错而过的时候,谈仁皓与黄晓天用短距离语音电台进行了联系,两人在商量之后决定,如果在十六日天亮前还没有找到美军大西洋舰队的话,他们就一起撤出战场,沿着前来的航线返回加勒比海,执行第二套作战方案。

也就是说,如果当天晚上没有什么收获,他们就没有机会主动寻找大西洋舰队决战了。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斯普鲁恩斯需要的只是等待,耐心的等待而已。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斯普鲁恩斯不主动南下的话,那么谈仁皓与黄晓天在天亮后就将主动撤退,而韩绍锋的陆战队就不可能继续攻打巴哈马群岛,他也就不需要继续防御巴哈马群岛。

同样的,如果斯普鲁恩斯主动南下的话,很有可能避开谈仁皓与黄晓天派出的侦察机,而且利用对手在天亮后派出的侦察机没有到达的时间差发现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并且迅速出动轰炸机打击这两支舰队,再加上美军的岸基轰炸机,只要不遭到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全力反击,胜利就基本上属于大西洋舰队的了。

这是斯普鲁恩斯在整个战役中获得的最好的一次机会。

可以说,他之前的作战安排全是在为这次机会服务,他的判断也没有错。

舰队在战场外徘徊了好几天之后,已经成功的打乱了对手的战役安排,并且让对手做出了错误的分析与判断,最终采取了错误的行动。

如果斯普鲁恩斯最后的偷袭获得成功的话,也许北大西洋海上战场的结局就将改写。

可是,斯普鲁恩斯一直忽略了的一个问题最终成为了他的致命死穴。

当天晚上十一点左右,也就是在斯普鲁恩斯去休息之后不久,在十四日夜尽心了密谋的那几名高级参谋再次聚到了一起。

这次,之前还反对“造反”的通信参谋也不得不向其他的参谋屈服,最终同意与金上将直接联系,征求金上将的命令,然后再决定是否服从斯普鲁恩斯的命令。

十二点前,这几名参谋一起到了电讯室,通信参谋在将值班的军官支走后,发出了一封内容很短的电报。

金上将很快就回了一封口气严厉的电报,让他们无条件的服从总参谋长的命令。

当时,几名参谋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动将带来致命的后果。

而且也没有其他人知道已经有人发出了电报,结果,更没有人向斯普鲁恩斯汇报这件事情!

正是这封电报最终“出卖”了大西洋舰队。

在发出电报的时候,大西洋舰队已经埃克苏马海峡的南部,正在从康塞普申岛与拉姆岛之间的海峡通过,其航向为210度,航速16节。

而此时第一舰队正好在克鲁克德岛海峡东部的萨马纳岛东北海域活动,距离拉姆岛大概只有150海里,距离大西洋舰队实际上不到200海里!

这个距离已经近得不能再近了,不管对谁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极为致命的距离。

第一舰队向西飞行的那几架侦察机在起飞之后都先绕了个圈子,主要是避免被敌人的飞机跟踪后逆向搜索找到第一舰队的位置。

结果,这几架侦察机都是从拉姆岛绕过去的,没有能够发现正在逼近拉姆岛的大西洋舰队。

而大西洋舰队根本就无法在夜间派出侦察机去寻找第一舰队,只能依靠岸基远程侦察机。

200海里的距离,足以让第一舰队战舰上的监听电台接收到美军战舰发出的无线电波了。

当时,第一舰队里有好几部无线电监听电台在监视美国海军的几个常用通信频道,这样一来,无线电监听电台就不会受到雷达波,以及其他电磁波的干扰,可以准确的截获美军战舰发出的电波。

虽然这无法让第一舰队判断出无线电信号的精确位置,但是却可以大致判断出其传来的方向。

这一点,已经足够让谈仁皓做出决定了。

当谈仁皓被参谋叫醒,来到了司令舱的时候,参谋军官正好将截获的无线电信号处理完,确定其为美军战舰的电台发出的信号,并且利用几艘战舰上的测量结果判断出了信号发来的方向。

最初,谈仁皓也完全不相信这会是大西洋舰队发出的信号,可这并不妨碍他派出几架侦察机前去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