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强强对抗(2 / 2)

海魂 闪烁 2079 字 3个月前

可这个解释并不完全合理,斯普鲁恩斯在这个时候让其战列舰舰队迎上去,最大的可能是其航母舰队就在附近,所以他必须让战列舰舰队去挡住第三特混舰队,好让航母舰队趁机拉开距离,避免遭到第三特混舰队的炮击。

可问题是,大西洋舰队的航母到底在哪里?派出去的侦察机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其航母,难道斯普鲁恩斯早就把航母留在了后面,而这次是在主动找第一舰队决战,所以才让其战列舰舰队冲想了第三特混舰队,想借此将另外两支特混舰队留下来?

就在谈仁皓考虑再三的时候,郝东觉主动发来了电报。

第三特混舰队已经被美军的夜间侦察机发现,而且第二特混舰队派出了两架“侦察鹰”去驱逐了那架美军的夜间侦察机。

这下,谈仁皓的一个疑惑得到了正式,第三特混舰队确实已经暴露了。

可问题是,斯普鲁恩斯为什么要急着投入他的舰队呢?这没有理由啊,他完全可以等到天亮,让岸基轰炸机去解决问题,他则可以避免舰队出现损失。

在谈仁皓疑惑不解,同时犹豫不决的时候,斯普鲁恩斯也有同样的感觉。

在他让舰队分开行动后不久,他就首先收到了圣地亚哥那边发来的消息,那架发现了第一舰队航母编队的夜间侦察机遭到了几架夜间战斗机的拦截,被迫与第一舰队脱离了接触。

虽然圣地亚哥的陆军航空站已经联系上了另外几架在附近活动的侦察机前去跟踪第一舰队,可这几架侦察机都不可能立即赶到。

不久,斯普鲁恩斯就收到了从迈阿密航空站发来的消息,那架跟踪第三特混舰队的夜间巡逻机也遭到了夜间战斗机的拦截,被迫离开了第三特混舰队附近,正在返回迈阿密航空站。

这两条消息对斯普鲁恩斯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因为他很清楚,以往唐帝国海军并没有舰载夜间战斗机。

他更清楚,如果唐帝国海军有了舰载夜间战斗机的话,那么就肯定会有夜间侦察机,甚至会有夜间轰炸机!

夜间战斗机与白昼战斗机的最大区别是,必须要配备有可以发现空中目标的雷达。

因此,在战争期间,各国空军,以及陆海两军的航空兵一般都是用双发重型战斗机,或者是双发中型轰炸机来改装成夜间战斗机,用于在夜间拦截敌国的轰炸机群。

因为最初雷达的体积相当大,很难配备到单发的战术飞机上,而航母飞行甲板的宽度有限,也无法搭载重型战斗机与中型轰炸机,所以海军航空兵的舰载机部队一直没有夜间作战能力。

此时,唐帝国海军在附近并没有航空基地,距离最近的由唐帝国海军控制的机场还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小安德烈斯群岛呢,而任何一种夜间战斗机都不可能飞到1000多公里之外作战。

更重要的是,这些战斗机出现得都极为迅速,也就不可能是舰队临时从后方机场召唤而来的,这些战斗机只有可能是舰队航母携带的战斗机。

而夜间战斗机是必须要携带雷达的,将对空探测雷达改成对海探测雷达并没有什么难度,唐帝国的雷达技术一直就领先于美国,也许其雷达能够同时搜索海面与空中目标呢。

也就是说,唐帝国海军很有可能已经拥有了舰载夜间侦察机。

考虑到这一点,斯普鲁恩斯有点慌神了。

如果唐帝国海军有夜间侦察机的话,那么他的行踪也许早就暴露了。

此时,斯普鲁恩斯想到了之前听到的那些飞机发出的噪音。

当意识到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的时候,斯普鲁恩斯首先想到的就是撤退。

如果对手早就知道了他的行踪,那么肯定会做好相关的部署。

更重要的是,到此时,斯普鲁恩斯所发现的仅仅只是第一舰队,而航空打击能力更强的第三舰队并没有出现。

也就是说,第三舰队很有可能隐蔽在后方,而第一舰队主动向东撤退,明显就是要带着大西洋舰队一起向东航行,好让大西洋舰队进入第三舰队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只要天一亮,第三舰队的轰炸机就将出现在大西洋舰队的上空。

如果对手还有夜间轰炸机的话,也许第三舰队的轰炸机已经在飞往大西洋舰队的路上了。

到此,斯普鲁恩斯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了。

毫无疑问,唐帝国海军可以承受损失,就算第一舰队被击溃,只要干掉了大西洋舰队,第三舰队仍然能够控制制海权,唐帝国海军就将没有任何阻挡的进攻大安德烈斯群岛。

美国海军是不能承受损失的,只要大西洋舰队完蛋了,那么美军在北大西洋上的防线就将彻底崩溃,本土就将遭到巨大的威胁。

这样的话,那么对手就很有可能选择消耗战术,拿一支主力舰队与大西洋舰队对消掉,从而夺取制海权。

一点四十分,也就是在迈阿密航空站发来电报后不到五分钟,斯普鲁恩斯下达了新的命令,让第21特混舰队全速转向,重新进入了拉姆岛与长岛之间的海峡,并且加速赶上正在向埃克苏马海峡撤退的第22与第23特混舰队。

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此时已经决定不与第一舰队决战,先脱离战场,然后再寻找机会。

可以说,斯普鲁恩斯当时的担心是肯定的。

而就在他做出撤退决定的时候,已经有两架“侦察鹰”在第21特混舰队附近徘徊了。

除了最初的第17号侦察机之外,另外一架是才赶到的第19号侦察机。

另外,当时还有至少20多架侦察机正在赶过来,参加寻找美军航母舰队的工作。

如果当时斯普鲁恩斯不决定撤退的话,也许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