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卫士——“李靖”级大型防空巡洋舰(2 / 2)

海魂 闪烁 1256 字 5个月前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艘战舰的命运被彻底的改变了。

可因为帝国海军在半年之内连续换了两位司令,结果,“李靖”号的建造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那霸港的惨剧让萨季亭元帅决定将“李靖”号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战舰,即大型防空巡洋舰。

可在姜邦国期间,“李靖”号仍然按照超级巡洋舰的规格进行建造。

这种反覆的改变让战舰的工期再次拖延,而且连280毫米主炮的研制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直到聂人凤元帅上台,“李靖”号的位置才最终确定,即按照大型防空巡洋舰的标准建造,改用240毫米口径主炮,空余出来的吨位用来增强战舰的防空火力。

在聂人凤的大力支持下(当时帝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几乎全部损失,而航母极为缺乏护航战舰,因此“李靖”级就极为重要了)以及降低了对主炮的要求之后,“李靖”号在20年初就正式服役了。

简化后的“李靖”级实际上对日本的任何一级重巡洋舰仍然有压倒性的优势。

帝国情报部门提供的很多情报实际上是错误的。

“利根”级使用的仍然是203毫米主炮,而且是航空强化型,而不是主力战舰型。

“李靖”号上使用的240毫米主炮可以轻易的干掉任何一艘日本的重巡洋舰。

“李靖”级的最大变化是强化了的防空作战能力,这也是其标志性的特征。

帝国的第一种(甚至是世界上第一种)以防空为主要任务的战舰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14000吨,满载排水量17500吨。

尺寸:长175米,宽22米,吃水5.5米。

动力系统:采用四轴推进,八台高压锅炉,最大输出功率115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试航时达到了31.5节的速度)以18节巡航时的最大航程为10000海里。

武备:三座三联装240毫米口径主炮,采用了55倍长炮管,使用17式穿甲弹时,可以在10海里的距离上击穿重巡洋舰上的主装甲带。

8座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后来改为80毫米高射炮,并且增加到了12座)12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后来改为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并且增加到了24座)24门20毫米高射炮(后来增加到了36门)当时“李靖”级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战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战舰与其类似(美国的“巴尔迪摩”级当时还没有设计呢)这也开启了防空战舰的时代。

通过残酷的战争表明,防空战舰的地位是其他所有战舰都无法取代的,强大的防空火力,低廉的造价(比起拥有几乎同等防空火力的战列舰来讲)适度的对海作战能力,这些都让“李靖”级战列舰获得了成功,成为了舰队中航母的保护神,航母的贴身保镖,并且在战争中有着良好的表现。

也正是因为“李靖”级防空巡洋舰在性能上的突出表现,帝国海军一口气就建造了24艘这类防空战舰,并且还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防空战舰。

在整个战争期间,“李靖”级大型防空战舰都一直活跃在战场上,在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航母的身影。

因此,“李靖”级大型防空战舰有了一个外号——“航母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