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2、一路北上(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ps:不好意思,上一章昨天发另外一本书去了,晕死了。

原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直到八月底,穿越众还是没有拿出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非但如此,未来苏禄国地位的问题反而先行提上了日程。按照黄晨的说法,既然咱们已经决定武力定鼎南洋,就最好不要搞成夹生饭,免得这里以后成为祸乱中华国的根源。

按照穿越众的设想,未来中华国终将要移都美洲。那么,未来中华国对南洋一带的控制力必然要下降。与其将来出问题,还不如现在就把所有的根源消灭在萌芽状态。

虽然中华国内已经移入了数百万华夏人,不过,总地说起来华夏人毕竟还是太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种族之间的差距很可能会越来越大。未来某一时期,在有心人的挑唆下,难保这里不会发生卢旺达那种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的民族仇杀。

孟德斯鸠曾说过:在人民完全无权参加政府事务的国家中,人民变成冷血动物,他们迷恋金钱,不再热衷于国事。人民只会为某位演员而狂热。他们并不为政府分忧,也不关心政府有何打算,而是悠然地等着领薪金。

既然如此,眼下穿越众就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想当初,小小的一个卢旺达,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就有近百万人倒在民族仇杀的血泊中。一旦这种现象发生在小绵羊一般的国人中间,那不又要搞地象五胡十六国时期那样,差一点亡族灭种。

既然短时间内无法增加华夏族的人口,那就要象清王朝对待蒙古人,减丁灭口。当然,作为在现代文明社会成长起来的穿越众,他们当然不可能直接采取种族屠杀政策。不过,一些隐讳的作法还是可以暗中实施的。

就拿庞锦与黄晨在吕宋群岛的所作所为来讲,虽然他们没有大规模地屠杀那些土著,不过,真正能够从矿山道路等工程中存活下来的青壮并不是很多。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大量的男女青壮被投入工业生产,老年人不得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无形中加快了他们的淘汰速度。

因此,这几年下来,南洋一带中华国境内的土著数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三成之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肖振浩与赵衡他们才会从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大规模地向大本营输送奴隶与人口,以填补劳动力方面的缺口。

既然华族资源垄断已经成为基本的国策,那么,当然不可能对放任苏禄人繁衍生息。只是自苏禄王子从麻拉返回之后,慑于中华国的强大,无论是东王还是西王,都是尽可能地和中华国维持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因此,真要是找他们的茬,穿越众的心理还真是放不开。

“政治这东东向来都是最黑暗的存在,来不得半点同情心。因此,我们必须要抛开感情方面的因素,尽快把苏禄群岛并入中华国。再说了,现在的苏禄实际上还算不上真正的国家,说他们是部族反而更贴切一些。因此,现在处置,绝对比将来处置的成本要低地多。”

“老黄,你没必要说地那么复杂。小小的一个苏禄,不过才三五十万人口,如果不归附我国,直接灭了就是。不要以为他们是傻瓜,我想他们不会拒绝投靠我国的建议。”

“万鑫说地对,有些时候直接的威力可能更加有效。”看来海旭阳也是坚持顺者昌,逆者亡的思路。

“海子,这些国家名义上都是大明的属国,一旦咱们大打出手,明廷会不会扯咱们的后腿?说起来咱们现在已经和明王朝交恶了,难保他们不会搞什么妖蛾子。”东方辰如是说。

“切,怕他们干甚,只要把咱们的战舰开到崇明岛,我估计朱元璋裤子都会吓掉。明朝水师的主力就驻扎在刘家港,咱们随时都可以把他们收入囊中。”黄鹏辉说道。

“呵呵,老黄,你想地太简单了。明王朝和其它朝代最大的不同就是骨头够硬,要不然,咱们也没必要一点一点地蚕食他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就是他们老朱家搞出来的。”

“呵呵,我估计朱元璋还做不到这一步。要不然,他也不会把皇城建在南京。”

“老苗,你这话可就错了,朱元璋绝对比崇祯还要强硬。否则,他也不会接连发起八次北伐战争,打地蒙古人逃亡大草原,然后又避往蒙古高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