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女神的密语(四十二)(2 / 2)

连环杀手有时会瞄准这些无家可归者,他们是城市里的弱势群体,同时社会也存在一种偏见,他们是因为好逸恶劳,或者是有别的问题才落得这个田地的,甚至是有犯罪前科,清除他们就像是清除街上的垃圾,能让市容市貌变好。

同样也能把人的潜力给逼出来,相比起怪病,低收入群体更容易骨折或者是别的外伤,因为他们不少从事高空作业,从高处摔下来运气好是骨折,运气不好就是高位截瘫和送命,要重新恢复行动需要康复训练,医疗救助中心隔壁的那栋楼就有康复中心,它同样位于沙滩广场上,只是那栋楼有一半被租出去,作为洗车场和商业用了。

毕竟这种半公益性质,完全靠政府补贴的机构赚不了钱,可比不上私立医院和对面有教会支持的主宫医院,不想办法赚点钱,他们经营起来很困难。只要参与康复治疗的人不放弃希望,他们在医生护士的帮助下也许还有希望舍弃轮椅重新站起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孔子的“仁”是藏爱于心,是自我约束、是不分贫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是换一个说法叫中庸。

比如圣母百花教堂的穹顶,专业建筑师都觉得不能干的工程被一个钟表匠给干成了,即便是蒙古大夫,他也把病给治好了,总比那些眼巴巴在旁边站着,啥事都干不了的专业医生强。

锡耶纳的“老爷们”要是还抱着这种想法,在瘟疫后税收吃紧还坚持修成以前的规模了,再继续追求“完美”最终结局就是烂尾,想逼迫工人按着自己的想法去施工不可能做得到,看着一个修了一半的房子矗立在市中心那就体面了?

换个设计,小一点、也许没有以前那么恢弘,圣母院还是有闪光的地方。

生存如果是一个通关游戏,有人开局被迫选的地狱难度,有人则选择了简易模式,地狱难度的不想玩了,简易模式的却谴责那些玩家不够努力,那就跟那个说平民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他们不吃蛋糕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一样,她也不了解民间疾苦。

她谴责那些平民傻,吃不起面包连换蛋糕吃都不会,真笨。

有的中年人会觉得生活不顺,家里孩子妻子不听话,公司员工不听自己的命令,感叹现在的人是怎么了。

有时不是别人怎么了,而是你自己怎么了。

费农·德斯利是这样的人,他在矿机公司里总是对员工大声嚷嚷,声音比他卖的机器还要大声,幸好他比较爱自己的家人,虽然他的事业不算成功,也还算幸福,哈利波特在那种环境里虽然遭受了不公正,却没有变成坏孩子。

踩着金山会越走越高,看着是上升,一旦破产从云端摔下来就要面对底层人民的生活。

那时候会需要社会救济,底层人过得也不是那么糟糕,所有教堂都是收容所,晚上可以去哪里睡觉,还有民间组织的“流浪者爱心食堂”,以前尼克·勒梅也开过,那个食堂现在还成了一个餐馆。

维克多雨果说过,爱是个理想主义的东西,即便在地狱里也有。

如果《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真的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那么很多年前的纽约地铁的某间厕所里,曾有个绝望的男人蜷缩在地上,他紧紧得抱住自己的儿子,仿佛抱着的是他所有的财富。

拯救他的不是保时捷和带游泳池的豪宅,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而是爱与希望。

是什么样的男人会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在救助机构里寻找线索的时候,在路过一个诊疗室时西弗勒斯看到了一个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女人,当她向社工哭诉的时候,她的儿子站在她的身后,眼神里不是惊慌和愤怒,而是一种早熟的平静。

那孩子似乎察觉到了门口西弗勒斯的眼神,看向了他。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遭遇家庭暴力,带着孩子流浪的母亲。”鲍德温说“她们没有胆子和我们一样闯入别人的空房里住,但她们不会露宿街头,修女会把她们带走的。”

西弗勒斯没有接话。

“你还恨你的父亲?”卢修斯在他耳旁问。

西弗勒斯看着他。

“我现在觉得让你喝复方汤剂伪装成别人是个坏主意了,卢修斯。”西弗勒斯说。

“得先过了今晚。”卢修斯笑着耸了耸肩“我可是在帮你呢,先生。”(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