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十章 “相生”与“相克”(下)(2 / 2)

“你开什么玩笑!”波莫纳指着外面破布一样的摄魂怪“这些怎么办?”

纳威困惑地看着波莫纳。

“三强争霸赛是的姆斯特朗、布雷巴顿和霍格沃茨联合举办的,场地一直由学校提供。”波莫纳向纳威解释着,然后看着斯卡曼德。

“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配合魔法部,将西里斯·布莱克缉拿归案,这样摄魂怪就能撤走,不影响学校举办赛事。”斯卡曼德向波莫纳解释“我听说布莱克曾经是凤凰社的成员。”

“所以福吉觉得是阿不思窝藏了西里斯?”波莫纳咄咄逼人地问。

“我只是告诉你我听说的。”斯卡曼德说,刚准备吃一口千层面。

“你见过别的国家的巫师么?”纳威问。

“咳咳,是的。”斯卡曼德清了清嗓子。

“他们是什么样子的?”纳威问。

“你没见过吗?”斯卡曼德问。

纳威摇头。

“我想你明白为什么我不让罗尔夫在英国读书的原因了。”斯卡曼德看着波莫纳。

她心不在焉,脑子里一直想着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斯卡曼德就和纳威聊了起来。

在吃过午饭后他们就当作饭后散步,从草药教室走到了魁地奇球场,那里空无一人,以前就算再怎么学习紧张都有人练习的。

他们找了个地方进入赛场中央,站在地上仰望四个学院的高台。去年的魁地奇学园杯,格兰芬多和斯莱特林那一场打得难解难分,最后是哈利抓住了金飞贼才决定胜负的。

也不能说他“抓住”了,而是差点把金飞贼吞进肚子里,为此他的胳膊断了。

本来那只是个小伤,相对于德拉科马尔福高速从扫帚上摔下来而言,但是罗哈特……哈利不得不喝苦得惊人的生骨水,并忍受一整晚长骨头的痛苦,接着他就听到了沙沙的蛇语声。

德拉科和哈里一样不到年龄就成为了找球手,他的爸爸给斯莱特林球队每个人都赞助了一个飞天扫帚,因为那起事故,他妈妈无论如何都不同意他继续留在校队里,总体而言斯莱特林今年表现不佳,与格兰芬多决胜负的是“来自宁静湖畔”的拉文克劳。

竞技类比赛男孩不会让女孩的,哪怕哈利的对手是一个叫张秋的姑娘。

“这是个布置比赛场地的好地方。”斯卡曼德说“你觉得将这里布置成什么?”

“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建议?”波莫纳问。

“迷宫怎么样?”

“这是你的主意还是国际巫师联合会的主意?”波莫纳怀疑地问。

“是你先问我的,而且你怎么不问是不是邓布利多的主意?”

波莫纳不说话了。

“我……我来帮忙。”纳威·隆巴顿结结巴巴地说。

“想来就来吧。”她无精打采地说,要布置那么大的场地,她正缺少劳动力。

“你暑假要留校?”斯卡曼德问纳威“我听说你们校长不许学生在学校过暑假。”

“什么是你们的校长?”纳威奇怪地问斯卡曼德。

斯卡曼德没有说话,波莫纳也没有回答,因为斯卡曼德读书的时候阿不思还不是校长,他那个时候还被允许在学校过暑假。

后来汤姆·里德尔入学了,他无意中打开了密室,接着发生了一起死亡事故,从那以后学生就不允许留校了。

以前圣诞节还要一起看好运泉的哑剧,到了阿不思当校长的时候所有人都放假,留校反而要申请。

过节的时候对孤独一人是最难过的,哈利再不喜欢德斯利一家,如果大家都走了,也不得不回那个他不喜欢的“家”,他二年级时甚至是通过“越狱”的手段,在韦斯莱们的帮助下离开的。

“让纳威去你家过暑假怎么样?斯卡曼德?”波莫纳趁机说“你过来的时候可以顺便把他带上。”

“我什么时候说了要来帮忙?”斯卡曼德问。

“在霍格沃茨,如果你需要帮助,只需要说出来。”波莫纳笑着说“你说对吗,隆巴顿?”

纳威狠狠点头。

“你不准备考试吗?”斯卡曼德凶恶地问。

“准不准备都一样,我肯定最后一个。”纳威“自信”得说。

“你是老师,这事你不管管?”斯卡曼德看着波莫纳。

“我很忙,除非有人帮我分担一下,我才有空辅导他。”她洋洋自得得说。

斯卡曼德不敢相信得瞪圆了眼睛。

“哈哈哈”她开怀大笑着,那个时候她还很奇怪,为什么16世纪的巫师会发明快乐咒。

还有什么事比快乐更轻易的?

那一年费力维为三年级选定的魔咒课考题就是快乐咒,哈利还是和往常一样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量,让罗恩·韦斯莱大笑起来个没完。

她那时也看过了那本关于16世纪黑巫师的书,也知道那个时代正是宗教战争、猎巫运动的黑暗时代,一直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一系列宗教战争才结束,这份和约也标志着中世纪的分水岭。

那一学年的开学宴会开始前,阿不思在演讲时除了警告摄魂怪的危险外还说过:“即便是最黑暗的时刻,快乐还是可以找到的,只要有人还惦记着带来光明”。

波莫纳拿着魔杖,如果她不能和哈利罗恩那样结伴给对方施展快乐咒,那她能给自己用么?

她要万分小心,因为要是力量掌握不好的话,她恐怕要跟疯子一样癫狂大笑,到时她度过余生的地方恐怕不是修道院,而是疯人院了。

这时马车开动了,她透过车窗看着修道院外整齐排列着的目送她离开的修女们。

她们目光相接,却漠然无语,直到她收回视线,随着马车继续前进。(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