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三足鼎立(1 / 1)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1019 字 2022-12-09

♂!东南倭患平定后,谢慎便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内政推行上。均田和税赋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提升军人和匠人地位也刻不容缓。前者可以通过军功进行奖掖,前朝都有例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推行。后者则绝无先例,要说服这些腐儒绝非易事。好在朱厚照坚定的站在了谢慎一边,给谢慎足够的支持。有朱厚照在,谢慎便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顾忌,可以放开手脚去干。匠作学院正式成立,一切仿照国子监来,无论是官员等级还是学院规模都与国子监并无二样。唯一的区别是担任匠作学院的博士不是满腹经纶的大儒,而是经验丰富的匠人。这些匠人或者精通一门手艺,或者有不少奇思妙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总而言之,这打破了所有人对于师长便是儒士的固有印象。匠作学院的学员都是优秀的匠艺后生,入学前都需要进行考试,只有通过者才能来到匠作学院进学。和国子监一样,学员每天按时上课,听取匠艺博士授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小考,考试成绩最差者会被劝退。等到三年后,所有学员会进行一场大考,通过者可以直接授官。当然,授予的官职大多是工部或者与工部相关的。对这些匠人来说能够当官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这些人在特定的领域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但放宽放广却未必适用。而匠作学院显然是批量化培养人才的,那么多的毕业学员总不能都打发到将作监去吧?若是分到其他衙门不能人尽其用,未免可惜了。这件事情谢慎交给了顾鼎臣去推,一来是想要考察一番顾鼎臣,看看此人的能力究竟如何。二来也是想要借着机会向满朝官员表达一个态度,不光是我想要提高匠人的地位,顾大学士也一样。至于把匠考加入三年一度的科举,虽然是谢慎的愿望,但在满朝文官的强烈反对下还是暂时作罢了。文官们可以允许谢慎弄出一个匠作学院,那是因为顶天它就是国子监的地位。而国子监培养出来的监生在文官系统内部都没有什么地位。传统的做官途径无非就是那么几条,一是科举。这是康庄大路,是最正确的道路。别管是进士还是举人,都有了做官的资格。进士做的是现官,当期兑付,一旦登科立即授官。举人做的是期官,延期兑付,中举之后要候补,运气好了一两年就能补上缺,运气不好了也许三五年也未必能够变成官身。第二是坐监。国子监毕业的监生同样可以授予官职。监生也分两种,第一类监生是各县学的大龄生员。这些生员一般考了多次乡试都不中,继续考下去也是蹉跎岁月,故而选择退而求其次坐监混文凭。一旦国子监毕业也能分配工作。虽然官职远不如科举出身的好,但至少也是官啊。官和民可是有着阶层区别的。第二类监生便是高官公子,譬如某大学士的公子不学无术,考科举肯定没戏,但天子为了表彰这位大学士对朝廷的贡献,便恩准荫其子入国子监求学。这位高官公子不出意外肯定会顺利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国子监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这倒也没什么,父做高官子登科,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共识。除了这两种,剩下的一种便是极为无耻的官职了——传奉官。听名字这种官就不靠谱,其实就是皇帝陛下一高兴发了中旨,跳过合法程序直接授官。这种官一般都是方士伶人担任,最被文官鄙视抵制。别管这些传奉官多么风光,一旦失宠便会遭到文官们疯狂的反攻倒算,下场极为凄惨。谢慎力推匠作学院,学员毕业后身份等同于国子监毕业生,虽然合法但身份地位并不高,只能做二等官。而如果把匠考纳入科举,那么登科的匠人岂不就是‘匠进士’了?这样一来,匠人岂不是能名正言顺的做到高官了?这当然是文官们不愿意看到的。故而他们能允许谢慎创立匠作学院,却不准许谢慎运作匠考入科举。谢慎之所以这么坚持拔高匠人的地位,便是看出文官创造力的匮乏。许多匠人不仅是优秀的手艺人,还有着无数奇思妙想,如果引导得当,未必不能发明出许多划时代的东西。明朝已经有了资本萌芽,为什么就不能有工业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科技国家才能进步。大明要想改变覆灭的命运,大搞科技才是唯一的出路。而这一切都要靠提升匠人的身份来做到。任何的改革矛盾都在内部,阻力也出在内部。这一点谢慎早就知道。但他没想到阻力会如此之大。真是倒下一个何侍郎,千千万万官何侍郎站起来......在谢慎看来朝廷仅仅由儒士把持是很危险的,这些人精于内斗算计,自然而然的就发展成嘴炮东林党。而完全由军人把持朝政更危险,文人最多讽刺挖苦一番皇帝,武将弄不好就造反了,估计皇帝对此也放不下心。所以文人武将必须相互制衡。唐朝武人太盛,这才有了藩镇割据。宋朝文人太强,这才导致国家羸弱。大明有向宋朝发展的趋势,故而需要及时矫正。最理想的状态是让文人、武人、匠人达成一个平衡状态,国家有多种声音,不至于走偏。但实现起来无疑是困难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武将要想崛起需要不停的立功,而这需要不断有战争发生。东南暂时已经安定,只能将视线放在北面和西北。至于匠人......要想提升地位必须要拿出足以令人信服的发明。这可不是什么肥皂牙刷能做到的,必须得是燧发枪一类的革新性发明。光靠匠人本身显然无法做到,这就需要谢慎暗授机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