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庆殿试(下)“开封府开封县贾修正入殿面试!”......“开封府开封县曹逊入殿面试!”......休息房内等候的士子越来越少,参加完面试后便不再回来,此时休息房内只剩下李延庆一人,他默默坐在房内等候,他知道天子把自己放在最后面试是有原因的。这时,一名宦官走到门口,高喊道:“相州汤阴县李延庆入殿面试!”李延庆站起身,整理一下衣帽,跟随宦官向偏殿内走去,偏殿内光线稍暗,天子赵佶高高坐在龙椅,正好位于暗处,看不清他的容貌,在两边坐着十几名武高官,包括蔡京、余深、王黼、白时、李邦彦、张邦昌等重臣,不过童贯却不在,他此时并不在汴京,而是赶赴河北,奉旨督查河北各州的备战情况。”当李延庆走进大殿,蔡京的眼睛立刻眯了起来,这小子不简单啊!居然能考进前十,难怪童贯那么器重他。李延庆走前,一名官员指点着李延庆应该站立的位子,李延庆躬身长施一礼,“学生李延庆参见吾皇陛下!”面传来赵佶柔和的声音,“李少君,我们又见面了。”“这是学生的荣幸!”“朕很惊讶,李少君不仅骑射超群,学也极为出彩,可谓武双全,这样的顶尖人才大宋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了,李少君的出现,是我大宋兴的好兆头,令朕深感欣慰。”赵佶又看了看李延庆的试卷,在省试,李延庆排名第五,但这不是最终的名次,要加殿试的成绩也能决定最终排名。他翻开李延庆的殿试卷子,《破阵子,北征》,写得大气磅礴,书法也隐隐有大家之气,令赵佶非常满意,尤其词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着实令人感动。赵佶翻看了片刻,又笑问道:“李少君才十六岁吗?”“学生家乡算年龄不分大月小月,而学生是正月出生,按照汴京的算法,应该是十七岁了。”“那也是英雄出少年啊!不知李少君有何志向?”李延庆躬身行一礼,恭恭敬敬道:“回禀陛下,学生愿实践陛下的抱负,参加北征。”这个问答令赵佶颇为惊讶,前面考生都希望能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唯独这个李延庆居然希望从军,他又继续问道:“李少君是想从军吗?”“学生先祖曾参与宋夏之战,不幸阵亡沙场,学生愿继承祖志,参与攻夏之战,恳请陛下成全。”赵佶没有立刻表态,只是淡淡道:“李少君心怀大志,令人敬佩,朕会考虑,先下去吧!”这时,旁边的蔡京却眼睛一亮,他知道童贯是想把李延庆安插进朝廷,作为他干涉朝政的一颗棋子,没想到李延庆居然自己想去边疆从军,这简直令蔡京喜出望外。他忽然意识到,这个李延庆并不想成为童贯的棋子,这让蔡京心顿时闪过一个念头,或许这个李延庆能为自己所用。这时,李延庆已经跟随宦官下去,面试结束了,赵佶看了一眼众臣,“各位爱卿都说说吧!名次该怎么排?”余深作为主考官,起身道:“启禀陛下,嘉王殿下省试名列第一,殿试也发挥出色,他夺状元乃众望所归,微臣以为他可为第一。”蔡京也起身道:“自隋唐科举以来,皇子尚未夺取状元的先例,难得嘉王以绝世之才勇夺第一,名至实归,他为状元也算是一段千古佳话。”面对众人纷纷要求将嘉王点为第一,赵佶却不为所动,他淡淡道:“嘉王虽然有真才实学,但知道之人不过寥寥数人,一旦他点为状元,恐怕朕的脊梁骨都会被天下民众戳爆,朕再三考虑,他不可为第一,李延庆这首词朕倒很欣赏,朕判他殿试第一。”赵佶言外之意,想点李延庆为状元,蔡京怎么能容忍童贯的人为状元,算李延庆不想当童贯的棋子,他也不能容忍。蔡京起身道:“启禀陛下,大宋之初以诗赋论高低,往往导致考生采虽佳,但政务能力却薄弱,才有王安石的科举变法,李延庆词虽不错,但省试毕竟只是第五,若取他为状元,会给天子士子一个误导,以为陛下将重诗词而轻经义,微臣以为,李延庆可定为前列,但定为状元却万万不可!”众臣都起身道:“陛下,蔡相国言之有理,望陛下三思!”余深也起身道:“李延庆的试卷微臣曾仔细研读,微臣之所以把他定为省试第五,是因为他在《宋辽金之对策》一坚决反对与女真结盟,并提出辽国若灭,大宋会有唇亡齿寒之忧,他的思路是夺回幽云,保留辽国,观念还是较保守,缺乏锐意进取的气势,所以微臣没有把他定为前三。”其他大臣的反对赵佶可以不放在心,但主考官余深的一番话却让赵佶有点犹豫了,如果点一个北征保守的士子为状元,确实不符合这次科举的政治气氛,尽管赵佶很喜欢李延庆这首词,但他不得不考虑李延庆的保守态度。沉思片刻,赵佶便提笔在第二名王昂名字旁边写了个一,在嘉王赵楷名字旁边写了个二,在李延庆的名字旁边写了个三,将名单交给余深,“发榜吧!”.........五百八十余名考生列队站在大庆广场,耐心等待着发榜一刻的到来,去掉大家都知道的前十名,其余五百七十余名考生只能期望第十一名到二十名的一线希望。这时,一声钟响,主考官余深和两位副主考从大殿内走出来,一直来到大殿台阶前,士子们鸦雀无声,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唯恐听漏一个字。余深缓缓看了众人一眼,扯去卷轴封套,展开名册高声唱名:“殿试结果已出,现公布如下,一甲取三名,第一名扬州江都县王昂,第二名开封府开封县王楷;第三名相州汤阴县李延庆,以三人取为进士及第!”士子沸腾了,纷纷向三人表示祝贺,李延庆心也异常激动,自己居然了第三名探花。这时,有官员请三人前去更衣,余深又高声道:“下面是二甲,第四名到第二十名,名单如下:第四名开封府开封县曹逊,第五名........”.........在主考官余深宣布名单的同时,在皇城外也正式发了榜,榜前人山人海,都在争先恐后查看榜单,李大器带着铁柱和李延彪也赶来了,他挤不进去,由识字的李延彪挤进去看榜。铁柱笑道:“小员外不是已经是进士吗?庆功酒都喝过了,二叔干嘛还这么关心?”“你才不懂,那个只是预进士,官府不会报喜的,这个才是真正的进士榜,关系到进士的名次,要下发到各州县报喜,这才是关键!”“二叔要回汤阴吗?”“考得好当然要回去,否则谁来接榜?你们两个也要和我一起回去,我们骑马回汤阴,赶在报喜之前回家。”这一刻李大器等待多年,这是他一生最荣耀的时刻,他怎么能不回去?“延彪出来了!”铁柱一指,只见李延彪满头大汗地挤了出来,跑到李大器面前道:“二叔,了!”“我知道了,了多少名?”李大器急得直跺脚。“甲榜第三名!”“啊!”李大器激动得狂吼一声,“我儿子了探花!探花郎啊!”周围人纷纷向他看来,几乎所有人都向他投来无羡慕的目光,此人的儿子居然了第三名探花,李大器已经顾不众人的眼光,急对两人道:“我们现在回汤阴县!”“现在回去吗?不等等小官人。”“不等他了,我们走,先回一下店铺!”李大器心急如焚,拉了一下两人,三人一前一后离开了皇城,匆匆赶回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