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刘备伸手打住,笑说,“改口了羲儿,不是俘虏,投了我军,便是民夫。”
李孟羲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对啊,人家投了义军,得把人家当自己人了。
李孟羲点了点头,表示受教。
“民夫要是跟着咱们行军走,帐篷白天查了,不够。
铺盖也不够。
碗筷倒是不缺多少。”
李孟羲对于黄巾很熟悉了。涿州时,黄巾流民除了一身破衣服,手里一根撑着走路兼备打狗的棍子以外,别无其他,很多人连碗都缺。
这河间地文安县占了县城的黄巾,虽说有城里囤积的物资,但是,后勤仍然薄弱。
俘虏们依然缺帐篷,缺铺盖。
在城里有房子住倒是罢了,跟着行军,没有铺盖不行。
李孟羲提到的这个问题,刘备眉头微皱,沉思片刻。
“此事好办。”刘备想到了主意,“找麦秸,编稿席。”
刘备或许也不太懂技术,但是,涉及到用麦秸用草编点东西的时候,刘备就是几人中的绝对权威。
谁让人家是织履贩席之辈呢,编稿席是老本行,熟的不能再熟了。
行军之时最低最低的后勤保障是这样的——帐篷可以没有,因为又不是天天下雨,露天睡觉也无妨;席可以没有;甚至被子也可以没有,可以和衣而睡;但是铺在地上当床的稿席,是必须的。
在涿州时,为屯田准备炊具的时候,不得不发动很多人手,建了好多个陶窑烧制陶器。
现在缺稿席了,一样的办法——生产。
俘虏相关的事,大致是了了。
又一日过去了。
——
城已被攻下,大军没理由迟滞不前。
在破城后第三日,破城第一日,招抚又花一日,这是第三日。
刘关张三人和李孟羲共四人在商讨下一步向哪进军。
虽说大战略是直奔巨鹿,寻机会与黄巾决战,抢在天下群豪之前,擒斩张角,夺下这讨黄巾首功。
可如今河间郡十一县,文安县城已复,其他各县是何情况,探马尚未回报。
刘玄德的想法是大军直扑下一县,若无战事便罢,若有战事,直接率军与决胜负。
刘玄德此意关羽很赞同,张飞则是兴奋。
就该如此,就该提大军直接扑上,黄巾战力不堪,怕个甚?
三人商量完了,意见大致统一,都同意立刻拔营行军。
等三人都商量好了,刘备才突然意识到李孟羲外一旁一句话也没说呢。
刘备看李孟羲闭口不言,不知他是何意,沉吟了下,刘备问,“孟羲,我三人商议今日便要拔营,你意如何?”
“我觉得,行军可暂缓两日。”李孟羲淡淡说到。
“嗯?!待怎讲?”张飞急切求战,李孟羲唱反调,他拿眼瞪着李孟羲。
李孟羲对吹胡子瞪眼的张飞视而不见,转头对一脸不解之色的刘备和面有疑问的关羽解释道,“为何要暂缓两日,一个字——我军攻城战法,颇为粗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