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甲叶首尾连接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偷工减料,防御力稀烂,李孟羲看不上。
甲片不叠成两层,李孟羲就觉得防御力很欠缺。
第一圈,用了二十六枚甲片,第二圈应该用多少甲片呢,李孟羲思考了一番,决定减少四枚,用22枚甲片。
第二圈编起来很费神,要把22个甲片,即彼此叠加,又要和第一列的26 枚甲片匹配好间距和位置。
两刻钟后,22枚甲片编完,李孟羲发现,第二圈没编完,还缺了一个豁口。
再添了一枚甲片,完成。
根据李孟羲仅有的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水平,他认为上下列甲片之间,甲片数应该成等差数列分布。
也就是第一列26,第二列23,第三列应该是20。
就按着这个数字去编,第三圈刚好用了20枚甲叶。
果然如自己所料,李孟羲顿觉自己很聪明。
第四列甲叶应是17枚,第五列14.
至大约未时四刻,即14:00之时,李孟羲终于把甲编完了。
小小的一顶扎盔,上下甲片五列,共用了甲片100枚。
虽然这些甲片,比刘备军中士兵们穿的那些扎甲的甲片小的多,但一顶小小的头盔,用了多达百枚甲片,很惊人。
李孟羲揉了揉手腕,编好的扎盔拿在手里掂了掂,很沉,极有份量。
扎盔从外形上看,比第一次的好看多了,很接近李孟羲脑海中那个出土于某个汉代墓穴中的头盔。
从面积上算,头盔的表面积大概五十枚甲片就可铺满,李孟羲用了繁复的叠缀法,使甲片有一半的面积是重合的,其防御力大致等于两层甲片。
“砖头。”李孟羲拿着像模像样的扎盔,叫着弟弟。
没听到回答。
转头一看,弟弟不知什么时候,趴着睡着了。
犹豫了好一会儿,李孟羲还是把砖头晃醒了。
砖头不情不愿的揉着眼睛爬了起来,任由哥哥把头盔往他头上带。
头盔很重,给砖头戴的时候,砖头脑袋被压的往下一低。
这么重的东西带头上很不舒服,砖头很抗拒,嗷了一声就要挣脱头上的东西。
“别动。”李孟羲拽住弟弟的手,不让他乱动。
把盔往下拉了拉,一拉之后,砖头的眼睛又被盖着了。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扎盔往上收缩的程度不够大,上边几列甲片稍微再细一点,就不会往下滑了。
而且李孟羲摸了摸扎盔顶部,还不够高,离头部太近了。因为是半覆盖的头盔,顶部是空的,其超过头顶很高的一圈甲圈是用来隔开攻击,保护头部的。
甲圈如果太低,就不能很好的起到防御效果。
如果再加上一圈甲片,高度大概够了。
想明白之后,李孟羲要把头盔从弟弟脑袋上取下来,刚一动,砖头就哎吆了一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