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2 / 2)

——

二十里外,凉亭旁,马拴在凉亭的柱子上,青龙偃月刀插在一旁,关羽正襟危坐于凉亭下,手拿一卷竹简,看的入神。

乡勇们还未奔袭完二十里,有一骑先到了。

“关将军!”

李孟羲在马背上,朝关羽喊着。

李孟羲和小弟李砖,一块跟刘备过来,来找关羽来了。

李孟羲曾看到过好几次关羽看书时的样子,他总觉得关羽看书时过于板板正正了,就像挺着一股劲一样,腰肩颈笔直一线,身体中正,一点不歪也不斜,越看越像庙里的雕像。

李孟羲奇怪了几次,后来多少明白了一点。

李孟羲是想起了爷爷,前世,爷爷一个字不识,小时候淘气,作业不好好写,不识字的爷爷跑过来,用因为劳作过度而指节扭曲变形的手指指着作业说,“孙孙,字得好好写嘛。”

爷爷说着,笨拙的用拿筷子多过像拿毛笔的姿势,比划着,“过去,先生们教写字,毛笔得拿的直不溜溜的,笔杆得对住鼻子尖,一点不准歪,这个劲字才写的规整。”

说着,爷爷咧嘴笑着,指着作业,“你看,你爬叉着,咋个能写好字。”

然后,小时候的李孟羲白了爷爷这个老古董一眼,并不搭理爷爷,还嫌爷爷烦。

都不用毛笔了好吧。

因为想到了小时候,爷爷说过去旧社会先生们教字,毛笔要直直的对准鼻尖,不偏不倚才能写好字。而今身处东汉末年,李孟羲一下就理解关羽了。

这个时代学习途径很少,书很金贵,读书写字是很奢侈的事。

因为对知识心怀敬畏,读书时,带着仪式感,认认真真,正襟危坐,目正体正,绝不歪歪斜斜不成形状,如此,如关羽一般,一读书,就成了雕像,李孟羲突然理解了关羽。

意外见到大哥和军师追来,凉亭下,关羽惊讶,起身,走出凉亭相迎。

近了,李孟羲跳下了马。

关羽还未问,李孟羲嘿嘿笑了,“我是来看看将军的奔袭之士,练的如何了。”

说着,李孟羲注意到了关羽手中的竹简,不由,多看了两眼。

“将军手中,是……《春秋》?”李孟羲好奇问到。

关羽闻言,往手里看了一眼,面带微笑。

“怎么,羲儿也读过春秋?”关羽反问,且语气中带着想考教的样子。

春秋……

李孟羲寻思了一下,好像没读过,或许学过某些文章,但是,肯定也忘了。

但是……

李孟羲突然想起了一个绝妙的点,他眼睛一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