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听完,连连点头,感慨,“羲儿,事无巨细,你皆能谋算,某远不及也。”
李孟羲挠头,刘备说某,算无遗策,能察旁人不能查之细微处,这么说,也算对。
采买还是要继续的。
今日买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多少能解一些问题。
对一个近万人的大军来说,虽有两战缴获,粮草不缺,但除粮草之外,其他物资远远是不够的。
因前边还要照应,刘备跟李孟羲商量一会儿,就打马离开。
李孟羲翻出布匹笔墨,写下:
【大军远行千里,一应物资必有不足。
可使游骑离队四五里,访寻村落采买急需之物。
游骑商队细则为,四骑为一队,每人背负大篓子一只。
此四人骑队,当多带旗帜,少立刀枪。
及上前交涉,两骑上前,两骑于后。
一者,两骑动而两骑不动,不使乡民惊惧。
二者,四骑两下相隔甚远,以备危急。】
写完了,关于游骑商队细则。就这么多字。
李孟羲本欲停笔,然后眉头皱起,好像,还有一点未注意。
再怎么说,游骑带着钱去买东西,也算是商业行为吧。
商业行为,就需要有专门商业技能的人。
不管是李孟羲,还是刘备,都不能清楚所有物资的市价。
盐巴布匹酒这些,刘备因为出身底层,知道这些东西价格大致多少。
但物资繁杂,小到剪刀,针线这些,刘备就不知道该如何定价了。
虽说,军中钱财不缺,多花点钱吃点亏无妨。
但,日后,军队规模扩大,买卖会越来越大宗,专门的精通各类物价的人才,应当有的。
之前统计的军中小商小贩,现在派上用场了。
九月第三日,游骑八骑,分成两队,每队四骑。
八名骑士,每人都背着一个大篓。
这些个大篓,也就是这两天,刚收上来的。
本来,是为关羽做携行具准备的,不想还有别的用场。
游骑沿大道一左一右向东西两向散开。
拔营行军之后约一个时辰,东向的游骑回禀刘备,说见到了村落。
刘备问,是否成功交涉。
游骑回答,路遇一乡人,说清来意,让其带路,乡人不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