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破绽重重的火旗(1 / 2)

妇孺营们妇人不少,只四面旗帜,最迟两天就能缝完。

再说李孟羲设计的旗面,图形简洁,没有描龙画凤的,不复杂,缝起来很快。

当夜晚降临,李孟羲吃完饭过去木匠营看火把架做的怎样了。

旗帜系统于夜晚的标识,需要特制的火把架来充当。

鲁犁他们效率够快,火把架已经做成了。

跟着鲁犁在木匠营稍走几步,来到目的地,一堆杂木之中,李孟羲在地上看到了一根电线杆子一样的东西,这东西有一根长长的的杆部,木杆有鸭蛋那么粗,上面树皮还没剥去,看起来像是细的杨树的树干。

在木杆另一头,是一大坨方形的类似是路灯架子的东西,最上边是防雨的平木板,木板下边四角,则有几个半环形的看样子是插火把的插环。

火把架做好了,自然要看看效果。

火把架看来很沉,鲁犁把火把架拖起时,显得艰难。

鲁犁接过旁边人的火把,四个火把插在前后左右四个插环上,火把架上火算是完成了。

然后把架子竖起来之后,近两丈长的木杆上,四个火把被举的高高的,亮眼的光瞬间在地上照出了一大片光亮。

四个火把加一起是如此的明亮,又因为被高高举起,光线传播的路径更开阔,一瞬间,木工营地所有光亮都被火把架给夺去了。

好奇的木匠们放下手中的活,都围过来,抬着头,对这一架非常高的火把架指指点点,不一会儿四周就围满了人。

李孟羲仰头去看,围着火把架转了一圈,他看到火把架高处,插在底座上的火把斜着指向外面,不管从哪个方向看,最少能看到一个火把,这么一看,这火把架还真的像前世十字路口的的路灯了,十字路口的的路灯也是每个方向都有。

这样的一个火把架,每个方向都有火把,用来作为夜间标识,太合适了。

在火把上方,是一块小伞那么大的薄木板,牢牢地挡在火把上面。

“鲁犁,把架子稍斜一下。”李孟羲说着。

“往……往哪斜?”双手扶着架子正往上看的鲁犁,低头疑惑的问。

“往哪斜都行。”李孟羲回道。

李孟羲说把火把架子斜一下,鲁犁就照办。

鲁犁抱着木杆,小心翼翼的往一边斜了一下,李孟羲就看到,火把架就这么轻轻斜了一下,其中一根火把歪了一下,眼看就要掉了。

现在做的这个两丈高的长火把架,跟之前做的那些一人高的矮火把架的用处是不同的。

矮的火把架,是扎营的时候,插在营地一圈,每隔十来步钉一个,然后架子插上火把,矮木头架的作用类似于路灯,把营地围了一圈,能防备敌人偷袭的同时,也能安定营里民夫们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