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旗的“保险杠”(2 / 2)

可日后,军队规模扩大,从战兵营到木匠营,得走十几分钟又该怎么办?

十几分钟不见李孟羲的人影,李孟羲也没交代等还是不等,这是礼节上的疏忽,更是管理上的上的疏忽。

往严重了想,若是有一天,李孟羲晚上正在催着要木工们做一样东西,突然有紧急军情,李孟羲被刘备叫去商谈军情去了,一谈就是一夜,李孟羲走时没有交代,木匠们又不敢去睡觉,也不太敢去战兵营打扰,于是干等一夜。

到第二天,李孟羲都忘了在木匠营还有事了,早上路过木匠营,鲁犁顶着黑眼圈走来问,说东西做好了,弟兄们等了一夜,问李孟羲什么时候看一下。

这时,李孟羲要是一脸惊讶,“呦!忘了交代你们了,让你们白等一夜,你们一夜没睡吗?赶紧睡觉去!”这话合适吗?太混蛋了。

指不定人家怎么骂娘呢。

问题不大,但归根结底在于,礼节的缺失。

就像去别人家做客,去之前,先打电话通知一声,走的时候,打声招呼再走,这只是基本的礼节,幼儿园都应该学会的。

可李孟羲就是缺乏一点礼节方面的修养,这是前世就已经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的问题。

好在,重活了一世,有刘备这个人情世故通达的人在,刘备不吝相教,李孟羲在人情世故和礼仪方面的缺憾,会渐渐被弥补。

人无礼,则不立也。

因为李孟羲走了半途又折返回来多交代了一句,在这一处礼仪小节上,会减少更多的误会。

等李孟羲把弟弟给盖好被子,掖好被角,再回到木匠营,又等了许久,还是不见鲁犁过来。

李孟羲耐着性子继续等。

此时,忙碌着的鲁犁只顾埋头干,也让找来做架子的木匠也继续干。

做了五六个底座了,做一次,一推木架,火把戳地,卡环就劈坏坏一次,鲁犁还好,坏了一次又一次,他颇有越挫越勇的样子,热情不减,继续去做底座。

别的木匠已经做一次坏一次,已经没耐心了。

终于有人忍不了了,把手里的凿子丢了。

“鲁犁,我说咱不管底座了,咱这样行不,”年老木匠耐着性子跟鲁犁边说用手比划着,“咱把挡雨板儿做结实,做大一点,架子要是倒,摔在地上,板儿磕在地上,担住了,碰不到火把,你看这个劲儿能行不?”

埋头苦干的鲁犁不由停下了锯子,他站起,锯子靠腿放着,鲁犁挠了挠头。

“奥。”鲁犁瞪大了眼睛奥了一声,“这法子好啊,咋不早说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