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作为一个高级的缝绣为生的特殊人才,整天跟针线打交道的绣娘柳氏,还是有点审美水平的。
李孟羲前天和柳氏只交代了医营的营旗用什么颜色,别的营旗的颜色则没交代,其余营旗配色全是柳氏自己配的。
三面旗,每一面旗,底色和图纹的配比都很协调且醒目,蓝配白,棕配青,黄配黑,色调对比强烈,容易区分旗面上的图案,且,感官舒服。
尤其是,渔营这一面营旗,尤其协调。
在后世,海军这一军种,多用蓝色和白色色调。为何用蓝白,这是有讲究的。
柳氏只是个绣娘,她哪里知道什么叫海军,可是柳氏按自己的感觉给渔营配的营旗,竟然与海军配色暗合。
渔营,与水有关,说是水军也不差多少,蓝色的旗配渔营正合适。
若是只恰巧选了蓝色旗面,还能说是碰巧,可蓝色旗面,再配白色图案,则就不是那么凑巧了。
蓝色和白色乃是最佳搭配,蓝色跟任何色彩搭配,都不如和白色搭配美观。
果然,专业人士,水平总是有的。
不管柳氏有没有专门学过系统的美术和色彩学,柳氏对色彩的鉴赏水平,超过普通人。
这边,鲁犁看完了旗帜,他招呼道,“石头,上车!”
鲁犁随手把旗帜朝一名木匠丢去。
“好嘞!”机灵木匠抓过旗帜,翻身上车。
木匠营磨合至今,不用鲁犁过多交代,木匠营们都知道该干嘛。
爬上车的木匠,推开板车上的半车杂木,腾出了一个放脚的地方,然后,就在车上,抽出竹蔑开始编旗帜的边框。
板车作为移动生产基地的作用,越发凸显出来。
如果这个方法没有推广起来,就编旗帜框架的这个小活儿,就得等到晚上才能做。
匠营效率极高,李孟羲把旗帜送回去,没过多久,顶多两刻,几个木匠便在行进的板车用竹蔑编出了旗帜框架,同时把旗杆也做好了。
转眼是傍晚。
游骑呼喝而过,呼喝扎营之时,呼呼大睡热的一头汗的小砖被游骑的呼喝惊醒了。
小砖一睁眼,便看到了哥哥。
“你起来不?”李孟羲笑着摸了摸弟弟的额头。
小砖揉了揉眼睛,迷茫了一会儿,爬了起来。
刚扎营,厢车刚停下,李孟羲和弟弟刚蹦下车,鲁犁吭吭哧哧扛着四杆大旗来了。
李孟羲惊讶了一下。
不用问就知道,肯定是旗帜做好了。
李孟羲露出了笑容,不带耽误的,立刻就说,“走,咱试试旗帜好用不。”
别处还在支帐篷忙碌着开始扎营。
李孟羲让鲁犁随意把旗帜给找地方插地上,空旷处插一杆,特意在车后插一杆,再往里走,往帐篷后再插一杆,剩下一杆,李孟羲拿着用力晃了晃,不见其散架,说明结构还算坚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