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练兵,一日不掇(2 / 2)

从这一点儿,便足以看出义军的隐性实力。

行军时练兵,边行边练,看似简单,却对后勤和管理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要在行军时练兵,白天不行,白天顶多能练一下奔袭,如关羽部一样。

要练兵,必须停下来,有足够的时间,这个时间,只能是早晨半个时辰,晚上才有大部分时间。

而要在晚上练兵,则必须有足够的光亮,要有足够的光亮,能照亮的只有干柴火把,如果柴足够多,随便堆起来点燃一个火堆,就能提供足够的照明了,可如此以来,柴草物资损耗巨大,练兵成本就有点太高了,再者,万一有雨,柴草就灭了,一遇到雨,就没办法练兵了。

义军后勤强大之处在于,特意制作了很多火把架子来当做照明工具。

火把架子相比随便堆一堆柴来照明,其优点在于,其一,火把在高处,照明效果极好,一根火把就能照亮一大圈范围,让柴薪的消耗降低百倍,大大降低了练兵的额外成本;第二,火把架能防雨。

尤其是如今十月,深秋多雨之际,夜里有雨的日子,六天少说有一天,没有这些火把架子,义军练兵时间,得少六分之一,而正因为有这些火把架子,雨只要不大,依然能继续练兵,说不得,暴雨之中站军姿,更能起到训练效果呢。

夜晚,秋风一阵一阵刮。

都临敌不远了,练兵之事依然紧抓,没丝毫放下。

营外,一个个被火把围起的小小的练兵场,一个接一个围着营地,围了一圈。

让新兵练新兵,问题自然不少,李孟羲也好,刘备也好,得往来各处指点。

一处练兵场,场地很小,站了四排四十人,队列都快把场地占满了,走不两步,就要撞到火把架上。

之前完成训练的新兵,如今练兵教官,头缠青色丝绸的青壮,一本正经的板着脸立正站在队列之前,神色严肃的把队列从左往右一遍一遍看。

论练兵,这些青巾兵们一点经验也无,他们只能古板的尽力模仿李孟羲和刘备练兵的方式,一点一滴的模仿。

青巾兵目光扫到队中一人可能是站累了偷偷扭了扭脖子,顿时怒了,“他娘的,谁让你乱动的!”

青巾兵走过去,隔着前排人,指着脖子乱动的那人,“你,滚出来!”

那人被骂,委屈不已,“有虫爬俺脸上了!”

青巾兵丝毫不体谅,冷声道,“有虫?莫说有虫,就是马蜂蛰住,不让动也不准动,给老子钉死在地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