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军成仁义(2 / 2)

鞋一双一双的收,不停的有人乐滋滋的领了一斤粮食然后钻回人群里。

那些手里没鞋的人,围的水泄不通的围在前边,伸长脖子羡慕的看着。

收鞋过程中,刘备碰见有趣的事。

有一人,拿鞋过来,鞋上满是干泥巴,破破烂烂。

刘备一看就明白了,新麦秸编的草鞋怎么可能会有泥巴,肯定是这人想混粮食,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了拿过来了。

刘备觉得好笑,抬头看那人,那人被刘备盯着看,不好意思的头往下低。

刘备笑了,不着痕迹的把两双破草鞋叠放一起,并用手略微盖着,递还给对方,并调侃道,“小兄弟,你这手艺可不怎么行啊。”

想蒙混的过关的年轻人面色一红,夺过破草鞋揣怀里,逃也似的走了。

刘备觉得有趣,无声的笑了。

到鞋收完,收得草鞋二十四双,收得的新草鞋在矮几上堆了一堆。

围观的俘虏们看的分明,几大袋粮食没下去多少。

刘备起身,朗声道,“众位,咱早前言明,草鞋只收百双,收完不收。

今收二十四,还余七十六。要编鞋草鞋赶紧,先到先得粮。”

说完,刘备抱起草鞋,亲兵们抬起桌子,扛起粮食就走了。

刘备走,俘虏营久久没安静下来。

俘虏们都在讨论草鞋的事,手里还有麦秸的也不闲着了,立刻着手编鞋。

刘备做起来招抚之事,越发熟练。

之所以不私下收鞋,而是大张旗鼓的收,就是要让俘虏们所有人都看到收草鞋了。私下收,收一双,当事人能知道收鞋,旁边再几个人看到也知道收鞋了,但宣传效果仅限于这几个人,立信之效,也仅几人。

大张旗鼓的用处就在于这里,收一双鞋,就能在所有人面前立信。

让亲兵拿火把照的矮几处一片明亮,也是特意的,特意更显眼让更多人看到收草鞋的细节,众人看到真的给粮食,于是立信之效更强。搬矮几过来,是为了显得更庄重,也是为了立信。

一袋子粮就够,之所以搬来好几大袋子粮食,同样是为了立信。几大袋子粮食往那里一放,太具有说服力了。

俘虏营巡视完,刘备就去练兵了。

行军打仗本来就忙碌,义军更是忙碌的过分,刘备也好,李孟羲也好,忙的脚不沾地。

于营寨中一角练兵场,白天早把练兵场划分好了,一个个小方块,方块一圈树立着火把架子。

青巾兵们先自开始练兵了,刘备还是负责女兵,李孟羲带着弟弟则各个练兵场巡视。

练兵进度尚可,目前,新兵训练进度普遍到了原地踏步一节,静止动作已经大体完成。

其实说来,最考验纪律性的,还不是能不能走齐,不是动,恰是不动。

最考验纪律性的是立正站军姿,站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连根手指头都不能动。

明代戚继光将军上任某处,彼处军士散漫无纪,于是戚继光让戚家军三千于营门外列队肃立,这一天天气不好,三千人刚在外面列队不久就开始下起瓢泼大雨。

但是从早上到天黑,三千戚家军在大雨中一直站得笔直,更无一人乱动,官军诸将不由感慨,“今知何为令行禁止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