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战地医护队与医用胶布(2 / 2)

一战伤数十上百,则或需数十上百担架,若只带担架数副,则远不足用。

故,行军之时,战兵除带兵甲箭支,还应带足担架。

按二十人一副担架,则千人应带担架五十。

至战场,担架就地抛下,并不影响作战。”

战地医护工作之重要工具为绷带,次要用具是酒精,再次为止血药,如果想让救护水平再提高,帐篷必不可少,战场环境人马踩踏的,到处飞尘,此环境飞尘无数,天然容易造成感染,所以一顶能隔绝灰尘的帐篷,能制造一个少菌环境,关乎到伤兵救治成功率。

军中现在有75度以上的超烈酒,外伤消毒水平超过同代不少,军医田卜至少也知道了细菌原理,会把绷带之类用沸水沸煮,又进一步降低感染。至于止血之金疮药,金疮药李孟羲不懂,一点能提供帮助的都没有,但军医田卜算得上是名医能手,其水平绝对超过汉末医者的平均水平,田卜自己做的金疮药,不至于说多顶级,但也不至于差太多。

种种因素相加,义军的医疗水平已超过同时代其他军队一截。

如果再加上超越时代的羊肠线缝合技术,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断肠缝合术,更是放眼时代,几无敌手。

伤兵死亡率降低,意味着伤亡的减少,意味着老兵会更多的积累下来,变相的提高军队的精锐程度。

正巧在伤兵营,李孟羲意识到伤兵营本是自己份内,自己却把战场救护这么重要的事疏忽了,刘备等人也好,军医田卜也好,他们见识有限,想不到战场救护情有可原,但李孟羲觉得,自己把这事忘了,有些不应该。

审视自身,李孟羲觉得,自己好像对医营关注不够,想到以往,整天往匠营跑,却没往伤兵营跑几回,工匠营改进优化调整不穷,伤兵营却乏善可陈。

想到可能伤兵营还有更多的疏漏未曾察觉,正好现在有空,李孟羲便邀关羽一同去看看军医们怎么给伤兵救治的。

两人一道来到伤兵营地,所谓的伤兵营地是多帐篷,地面较他处干净整洁许多,往来走动着一些伤兵和医师的地方。

伤兵营的帐篷一样是为了降低感染,帐篷就像是个小屋子,屋子里屋子外,哪里灰尘多,不言而喻。

李孟羲和关羽找到军医田卜的时候,田卜正在拿稠布绷带往一个伤兵腹部伤口缠裹。

看田卜缠这么一圈又一圈的,李孟羲不心疼绸缎也觉得这个包扎方法,好像有点问题。

绷带一圈一圈往腹部缠,繁琐不说,还不一定能缠的紧,必然会松会往下掉,而要是用力缠紧的话,则能有限避免绷带下滑,可过于用力,就把伤口勒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