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军票】(2 / 2)

所以,激赏法不能废,且不能用拖延法,还是应该重时效。

李孟羲想到了既留激赏时效,又延期支付,两下结合的折中法。

具体方法是,匠人们谁再想出了好方法,假如这个方法值五十斤粮食,那就赏这个匠人一斤粮食,同时,发给其四十九斤粮食的支票。

如此,匠人们时不时还是能拿到粮食,时不时可饱餐一顿,则激赏依然有效,匠人们拿到粮食的时候,接下来会干劲激昂一段时间。

同理,如果一个木匠提出的方法值两百斤粮食,依然只赏其一斤粮食,剩下一百九十九斤粮,用支票支付。

支出一斤粮食并不多,不会影响军粮储备。

李孟羲片刻的思索,就把问题解决了。

李孟羲把想法告知于刘备,刘备笑了,“如此甚好。”

接下来,就要解决支票的问题,李孟羲首先想到的是,随便撕块布,然后需要给木匠多少斤粮食,就在布上写多少斤粮食。

但随后又一深想,这么做,有疏漏。

赏出去多少粮食,李孟羲都没记录在案,心里也没有数,再加上每天事情那么多,根本记不清到底谁谁谁提过了什么什么方法,赏了多少多少粮。

万一有奸滑的人偷摸弄块麻布,也写上字,拿来混水摸鱼。

损失点粮食不算什么,但万一此偷奸耍滑作法带坏了匠营的风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匠营是什么?匠营现在几乎就是个研究氛围技术氛围浓厚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匠人们无不都在琢磨着改进技术,好以此来得赏粮。

但凡谁,什么脑筋都没动,随便造假一下,就得了大量粮食,旁人一看,就觉得自己傻乎乎的脑筋脑汁有点愚蠢,也就有样学样,把用在思考技术的精力,往偷奸耍滑上用了。干城,于是毁于一蚁穴。

麻布不行,麻布太容易找了,木匠们随手能找到麻布。

应该用稀少的布料制作支票,比如丝绸。

丝绸总不至于满营都是吧。

然而李孟羲又一想,丝绸还真的都满营都是。

刘玄德视钱财如粪土,关羽亦然,张飞亦然,李孟羲亦然,军中缴获的丝绸不少,李孟羲又发现缎子纹理密实,作为绷带用布比粗麻好多了,于是缎料被各种裁成绷带,亦或者给妇孺营哪个衣不蔽体的小孩子扯一些丝绸做衣服去了。

以至于,军中现在流散的丝绸到处都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