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甲俱足(1 / 2)

日落时分,看天色将晚,李孟羲和刘备关羽张飞,一起去木匠营,去看军备生产的如何了。

所谓军备生产,不过木枪木甲两物。

到木匠营,满地堆的都是棍棍棒棒,一堆堆都是。

到的时候,木匠们仍在忙碌,不过没再忙碌木枪,而在忙着做木甲。

匠营副官鲁犁走了过来,李孟羲问,“木枪做得多少?”

“两万出头。”鲁犁说。

这两万出头,到底是两万一千多,还是两万零几,差别大着呢。

两万根木枪,这个数量相当不错了,新兵也就三万多近四万而已。

边上,刘关张三人在抽验木枪,李孟羲凑过去看,刘关张三人手里一人拿着一根木枪。

刘备手中,木枪稍短,就齐胸长,张飞手里一根木枪稍长,一人多高,不过木枪不圆,像是从树上破下来的长木条,枪柄为三角圆弧状,关羽手中,则是一根齐眉竹枪。

刚好,三人手中,各拿了一种木枪。

三人手中之枪相同之处在于,枪头都削尖了,且是用火烤过,颜色发黑。

李孟羲惯好实验,攻城守城,他非要实际测试,旗帜好不好用,他也要测试,连攻城椎撞门怎么撞,撞门角度如何最好,他也去试。

这本是李孟羲的习惯,不知何时,刘关张三人尽被影响,也习惯遇事不决,就去测试。

刘备又抽一根木枪,一手一根,谓关张到,“走,咱找地儿试试?”

众人欣然而从。

随便找了一处角落。

布置靶子的时候,李孟羲挠头思考了一会儿,他觉得若贴合实战,靶子得分别是,无甲无衣,无甲有衣,有甲有衣,有盾,至少此四种情况。

无甲无衣,乃是木枪直接扎敌人身体上,比如面部,比如顺着衣物缝隙扎到了敌人肚子上,此是一种情况。

无甲有衣,乃是,枪扎敌人的衣服上,木枪能不能刺破麻布衣,尚是未知。

第三种,有甲有衣,木枪再刺,木枪与甲具相撞。

第四种,则又特殊,木枪与敌军盾牌碰撞,此时,又异于与人体,与衣物,与甲具。

布置四种靶子时,唯独无甲无衣的靶子,让李孟羲最为难,最好的是找块猪肉来,可军中虽还有猪,但是猪没杀,没有猪肉。

至于抓个俘虏,用真人来试,李孟羲不愿,太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