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枪,是拿枪吗?
是拿枪。
可也不是随便拿的。
持枪分顿枪,持枪,俩,顿枪的时候,还是立正,右手拿枪。
手呢?手拿哪?先记住手肘,手肘贴腰,先把手肘定住……”
说着,新兵教官拿着一杆锄头柄改出的木枪,边讲解,边以立正姿势向新兵们示范顿枪这个动作细则如何。
李孟羲停下看了一会儿,如所见,顿枪几个动作要领,以肘贴腰,手臂平伸,枪垂直地面,手与地垂直,手指并拢。
大致,关键的几个动作点,新兵教官都示范对了。
正看着,旁边有一小队头裹青色头巾的人来了。
是教导队。
教导队青巾兵只四十人,人数虽少,分成六队,每队足以排出宽长都超过二人的队列,六人,足以展示所有队列应有的队列动作。
教导队到,旁边正练兵的一队新兵,立刻停下。
然后,教导队青巾兵们,在一青巾兵队长口令之下,动作整齐划一的,依次展示了顿枪,持枪,立正,及持枪齐步走的动作。
说的再多,不如亲眼一看。
教导队设立的目的就在这里,教导队可以协助训练,使训练事半功倍。
今一日,能利用起一整日时间来练兵,就算其他什么也不干,也等于赚了。
与官军对峙,对峙一日,官军枯守一日,对峙两日,官军无所事事两日,可于涿州军,对峙一日,则涿州军便能操练一日,对峙两日,便能操练两日。
若以极限论之,若是对峙半年之久,则涿州军训练半年,练的人马精悍,而官军,半年不曾操练,怕是,连阵型都拉不齐了。
对峙,耗损双方,但于涿州军,更为有利。
处处都是练兵之声,虽只“持枪”,“顿枪”,两个动作,但,巨万士卒,新兵队一千二百有余,新兵教官一人喊一句口令,声音就不小。
官军营寨之中,正是吃饭的时候,士卒也好,官军诸将也好,正吃着。
忽然满营官军就听见营外口令呼喝之声。
官军众将顿时就是一惊,以为涿州军要发难了,顾不得吃饭,上至皇甫嵩,下至千夫长,丢了碗匆匆上箭塔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待官军众将紧张兮兮的登上箭塔,朝远处涿州军车垒处看去,一看觉得奇怪。
确实,涿州军人马已调动,列队已毕,口令声阵阵。
可,只听口令,只见其队列整顿,半晌,不见其合军整阵。
看了半天,皇甫嵩诧异,涿州军竟然是在练兵?!
当再三确认,看到涿州军的确是在练兵,没来由的,皇甫嵩一下感到一阵惊惧。
无他,敌人十分勤劳,见缝插针的磨刀,岂能不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