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十面埋伏?(1 / 2)

李孟羲陷入思考便一动不动,如若木头。

刘关张看李孟羲思索模样,也不惊扰,静静的等着他。

许久,回过神来的李孟羲,恍然方觉身处何处。

挠了挠头,李孟羲看向关羽,问,“三两日后,我军以雁行阵威慑官军?”

关羽点头,“用雁行阵。”

李孟羲迟疑,“可我军骑兵,并不对官军占优……”

这便是最大的问题所在,雁行阵,重迂回,骑兵机动力强大,为雁行阵不二之选。

若用步兵,步兵追着敌军两翼运动,涿州军若是精强,虽动不自乱,用步兵勉强也行。

可涿州军如今,虽可战兵力倍数官军,然相当大一部分,只是能齐队列,运动作战,坚持不了多久便乱的乱七八糟。

李孟羲直指问题所在,气氛又沉默了。

关羽眉头紧皱,刘备目光在关羽和李孟羲两人来回扫过,张飞则瞪眼瞅瞅这个,瞅瞅那个,不打算参与讨论一样。

良久之后,关羽道,“步骑合力如何?”

李孟羲摇头,“步阵不妥,步阵能追二三里不乱已是极难,再远必乱,难成威慑。”

到这里,似乎卡住了。

关羽遍思阵略,不能找到以有限骑兵能威慑住官军的阵法。

李孟羲同样冥思苦想不得其法。

许久之后,李孟羲嘟囔一句,“既然战术不行,战略如何?”

李孟羲声音小,关羽刘备张飞都没听清,没想到一句话,反点醒了李孟羲自己。

战略……

何为战略,大层面的作战规划。

义军所遇之难,在于骑兵纵用雁行阵骑兵数量对官军无有绝对优势,从而威慑不强;而纵用步兵配合,步兵在运动作战时,只能保持短效威慑,久则必自乱。

关键还在步兵。

涿州军骑兵虽已初有规模,但不足以成为决胜关键。

问题核心乃是,涿州军数量庞大的步兵无法胜任长久运动作战。

(既然无法运动作战,那便不运动了……)李孟羲若有所思,忽然感觉隐约抓到了什么。

灵感便在这时突然来临。

李孟羲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我有一法!

可使步阵或两千一队,或三千一队,先于官军前路地形要害处,定点驻扎。如此,官军每进一步,每至一处,方圆左近所有优势地势全被我占,其每前一步,步步受制。

此法,我军步卒不需急动,只静以待守,便能制动走之敌。”

李孟羲对策一出,关羽微愣,继而认真思索起来,思索李孟羲所说的以静制动之法,到底有无行使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