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瞅了瞅手里弓,腰间箭,又朝背后看了看跟随的弓弩手大队,这有弓有箭,又有人,就这么走,咋了?
刘备关羽也不解的看向李孟羲。
李孟羲手指弓弩队,道,“出去打猎,不必用强弩了吧。
弓也不成。
毕竟是打猎,我军箭支储备并不充裕,用一点儿少一点儿,能省就省。
可用曳射箭,拿来细绳,绑在箭上,省得把箭射飞了。”
曳射不用李孟羲解释,刘关张三人本就知道猎户们打猎时多会用绳子绑在箭尾以此来多次回收利用箭支。
可熟悉归熟悉,现在家大业大了,弓弩手随手调来,一时半会没想到箭支这一点。
论扣扣搜搜,还是得李孟羲。
曳射一法,李孟羲有记在兵法之中,当日攻南和城,就是用曳射的绳子来标记攻击点的,李孟羲对此印象深刻。
李孟羲指出的第一个问题,用曳射法来打猎,深得刘关张之心。
刘备立刻让人去取细绳去了。
李孟羲朝弓弩队走去,他转了一圈之后,发现了第二个问题。
军中弓弩手因不是优先配甲的部队,弓弩手部队甲胄参差不齐,有的人着甲,有的人身上没有着甲。
李孟羲谓刘关张三人道,“若是战时,甲优先配给步卒,弓弩手不配甲也无妨。
然现在战事已了,步卒着甲无用,而围猎队要与猛兽厮杀,无甲胄护身,多添伤亡。
可取来铠甲,围猎队人人当着甲。”
这是第二点,李孟羲觉得打猎危险,容易死人,所以他认为得全员配甲。
这第二点同样得到了刘关张三人的认可。
刘备又派传令兵去调集铠甲。
当李孟羲又看到一名弓弩手腰间有勾镶小盾,腰间还挂着一把环首短刀,叮叮当当的,很不爽利,李孟羲觉得,打猎的话,拿长兵器,长矛长枪就好了,短刀没卵用的吧?
李孟羲再向刘关张三人确认,确认之后,正如所想,刘关张三人皆都认为,打猎的话,短刀就是没多大卵用。
所以,围猎细则第三则有了,弓弩手的随身短刀全放家里,换长枪。
随意而来,李孟羲意识到一个问题,刀不拿了,那猎获的动物怎么处理?
要不立时处理,血不及时放了,那肉还能吃吗。
一想到处理猎物,李孟羲立时便想到了军中屠匠营,屠匠营这只特殊的后勤队伍,一开始就是为了处理军中有时会意外暴毙的牲口而设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