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旧有的锻造惯例,一件铁器交由一个铁匠,那么因铁匠体力的关系,一整日劳作的时间长度,不过几个时辰,这几个时辰中又不能从一至终的全力抡锤锻打,其中要屡次休息,这就意味着,一天时间,实际劳作工时就几个时辰。
而新的轮换制度下,铁件不再由单人负责,而是共同负责,这就可以一人劳累立刻另一人接替,能够一日之中,从早到晚锻打不停,效率提高数倍不止。
工作制度改变,意外引起了生产方式的改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算是意外之喜。
李孟羲一个随手之举,直接给军中铁器生产带来了重大变革,直接就让铁器生产跨越了低级的小作坊生产模式,开始初步转向集体形式的生产,这不起眼的一点,乃是原始手工作坊,跟初级工厂模式的区别,这意义重大的一点,李孟羲一点未曾注意。
未曾注意的情况下,匠营的生产革新便已经自动开始了。
——
铁锅有了,正好早饭还未做好,李孟羲迫不及待的准备用铁锅做些独特的食物出来。
李孟羲去找了些牛油,找了些盐巴,去拿了三个鸡蛋,然后没有了。
深冬腊月,绿菜没有,军中物资匮乏,香料调料也不多。
之后,李孟羲在屋里升了火堆,他先将铁锅锅底涂了好多的牛油,然后将锅放到火上加热,当锅热起来牛油化开滋滋响的时候,李孟羲立刻把鸡蛋在锅沿上一磕,磕碎了蛋壳,拿到锅上一掰,整个蛋黄跟整个蛋清脱离蛋壳的束缚,掉进锅里次啦一声。
油正烫锅正热,蛋一掉进锅里,蛋清迅速变白,蛋黄迅速在凝固。
李孟羲立刻手忙脚乱的捏了一些盐沫撒到鸡蛋上。
然后,不待多等,他赶紧抓着锅柄将锅用力的颠起来,连颠了数次,他终于成功将锅里的煎蛋翻过来了。
之所以用颠的而没有用锅铲,是因为,没有锅铲。
新的烹饪方式诞生,必定会有新的炊具诞生,大汉的主要烹饪方式,多是煮和炖,没有煎炒,也就用不了锅铲,用勺子捞就够了。
铁锅方才做成,锅铲还未做,所以就只能颠锅来给煎鸡蛋翻个。
关羽从外边巡营回来,离的还远,关羽在院子外就闻到了一股飘来的陌生的焦香的味道,关羽抽动鼻子,狠嗅了两下,他带着疑惑走进院子,走进了屋里。
关羽进屋时,李孟羲正好把最后一个煎蛋煎好,正拿筷子将煎蛋夹入碗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