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锻造四火(二)(2 / 2)

可是,纵的确是为了让保温,假设这个猜测正确,可是,他喵的,为什么?

想不通,就越想越吃不进去,越想越气。

李孟羲拿着筷子,在碗里戳啊,戳啊。

今晚的饭是大米饭,少见的大米,单看大米饭不好吃,但再配上中午剩的鱼汤,简直美味。

李孟羲心不在焉的,把碗里的米戳啊戳的,戳出来个坑,又给扒拉平,再戳一个坑,再扒拉平,可亏没大人在边上,要不铁定挨揍。

吃饭都是在一起的,一张矮几,关羽当中,李孟羲和小砖在两头,李孟羲在那里扒拉碗,关羽怎能没看见。

关羽忍了又忍,忍了又忍,不是自家孩子,不能打也不好骂,只能就忍了。

思路推到,所谓的退火,很可能就是把打造好的刀条加热之后,使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缓的降温。

结合淬火,从高温骤然降到低温,这是淬火。

淬火目的是让铁变硬。

可,缓缓降温,为的是什么,已经另有回火过程,回火过程已经和硬度柔韧性相关了,那退火就大可能同样是为了硬度韧性。

问题缩小到,加热之后,长时间保温,不是为了韧性,能是为了什么。

加热的铁,特征是什么?

加热的铁特征有,足够热,还有,软。

那么,软意味着什么……李孟羲拿着筷子戳着碗里的米,碗里米就不停的戳一个坑,又从坑变得平的,又变成了坑。

在昨夜,李孟羲刚用了一整宿时间去烧了一盆钢水,看了一整夜,钢水的流动变化的模样印象是如此,当李孟羲目光触及到碗里的米,碗里本来戳的一个坑一个坑的米,随着继续戳下去,渐渐变平了。

“流动性?”李孟羲茫然自语。

若说退火是为了将刀条保持在熔融状态,长时间保持其流动性,那为何要长时间保持其流动性?

流动性的特点,当然是,会流啊,从高的地方,流到低的,从凸的地方,流到凹的,流着流着,从不平,流成平的了。

流体有天然的自平特性。

精光猛的一闪!

“明白了!”李孟羲突然激动大叫,用力一拍矮几,啪一声响,然后就是碗骨碌碌啪的一声砸到地上的声音。

是流动性!他妈的,是流动性!锻刀的过程,会把刀用锤子一锤子一锤子砸了一遍又一遍,那可想而知,刀内部得被打成什么乱七八糟的,肯定是这里凹一点那里凸一点。

也就是,锻打之后的刀条,内部很不均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