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官大典到此已经结束,刘备令民夫兵丁们散去,转身,看向身后已衣甲在身依部所聚的新任官员们,刘备笑着对众人道,“今高才齐出,大好之事,岂能不庆!走,随某赴宴!”
——
在刘备这边进行封官大典之时,另一边,李孟羲把宴席早就安排好了。
没有其他外人,刘备领着百名新官到宴席所在,宴席所在之地,竟就是当日考场,当日考场旧地,重新摆了矮几与草席,诸部之人,按人员多少,摆了恰好适当的席位,不同各部之间,席位区分泾渭分明。
众新官士子先后落座之后,故地重游,前番科考之地,此日再来,成了庆宴之地,士子们颇有种恍如隔日之感。
很快,伙夫端抬来了大瓮,用板车拉来了许多碗筷,滚热的汤盛在大碗中,端到了每一个士子面前。
待见汤上完之后,刘备目视下方众人,歉意说到,“军中诸物匮乏,酒肉没有,但这肉丸子汤,今日管饱!吃多少都成!”
众新官士子哈哈大笑。
举起筷子,刘备相邀,“来!动筷,吃饱再说!”
士子们拿起面前的筷子,端着碗,筷子捞起肉丸,趁着热吸溜着,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中榜士子全是君子营的旧人,肉丸子平日里吃过,那是之前军粮断了的时候,每日每人有那么三五个丸子,肉丸子极好吃,但是太少,哪里吃的过瘾。
现在有许多肉丸子想吃多少便能吃多少,士子们已经很满意了,狼吐虎咽的筷子不停的往嘴里塞。
在刘备左右,左边关羽拿着筷子慢条斯理的吃着,刘备吃的也慢,刘备一转头看见李孟羲不吃,筷子放碗上不动。
刘备便低声问,“羲儿,怎不动筷?”
李孟羲解释,不晌不午的,不饿,不太想吃。
刘备皱眉,压低声音提醒到,“吃不下你吃慢点,莫停筷子,你停筷子,让下边的还如何吃?”
李孟羲一时都茫然了,他疑惑的拿起筷子,夹了一个丸子,小小的啃了一口。
他不解,是何道理?为何自己不吃了,影响下边的人吃了?
李孟羲皱眉思索着,他目光朝下看去,看下方的新官士子们吃的风卷残云的,有人已经让伙夫给盛第二碗了。
李孟羲思索着,刘备说,一停筷,下边的人还咋吃,这个下边,下边是……
李孟羲疑惑一阵,然后他突然明悟道理。
李孟羲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可不是寻常人,乃是义军军师,乃统管政军一十三部之人,这下边的新科士子,全是自己的下属。
那么,关系就明了了。
宴席当中,上司把筷子停了不吃了,看着下边的人,那下边的人怎么能放的开怎么能吃的痛快。
李孟羲明白了,原来在宴会当中,主事的人,或者说核心之人,原来是有照顾气氛的责任的,下边的人不停筷子,主事的人也就不能先停筷子,不然筷子一停,下边的人便也不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