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百姓也觉着,万一大户们再回来,地就还得给人家拿回去。
村人们有拿走土地的心思,但也忌惮大户们的积威,现在,刘玄德来了,刘玄德的人来了,刘玄德让拿大户的地,那就拿,反正天塌了有刘玄德顶着。
之后,再谈及其他,谈到村中所有地,不管种没种,不管是大户的地还是其他的地,也都归公家所有。
村人手中虽然地少,但手中的地可都是多少辈人拿血汗才挣下来的,要交出去,村人们犹豫了。
村人五十几个,来的屯丁才九个,人少对人多,说不过的,屯丁们最后只能把政令抛了出来,说是玄德公之令,反正政令是如此,地想交得交,不想交也得交。
百姓多惧官府,话说到这个份上,均分田地大有实利,不从还得触法,经权衡一番,最后,村人们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自家土地也交上去的说法。
村人们犹豫着问,“那地里已种了庄稼,庄稼是?”
针对于此,李孟羲等人讨论了一夜,早讨论到了,对策已有,并特意传达给了屯丁们。
屯丁照着交代,说地里已经种下的庄稼,待五六月份收了庄稼,归自个儿,待这一季种完,从下一季儿开始,地就得交了。
虽是不舍土地,村人们勉强接受了政令,看官府也不要地里的粮食,等下一季才收地,村人们也放心了。
谈拢了,屯丁们说得丈量土地好给上边汇报,屯丁们和村人们一起出村,见到了守候的斥候和战兵,说已谈拢,之后,由战兵们扛着地尺带着界牌下地忙碌去了。
战兵们下地忙碌之时,村人们跟着看着。
一段时间后,地量完,量出了精确亩数,再按屯丁人头一算,按人均两百亩把将地分好,交代了几句之后,小兵跟斥候们带着地尺离开了。
屯丁们带着大包大包的豌豆种子,带着行囊帐篷还有农具柴草等物,他们对村人说,自己几人便就就地屯田了,上边有令让把荒了地补种上。
村中土地荒了很多,不是村人们不想种,而是村人们手中没有粮食,吃的都不够,哪有那么多粮种。
屯丁们带的豌豆种子足够多,见有大量种子,村人们不仅同意了屯丁们就此住村里,还提出愿意帮着补种,二月中了,时候不早了,地荒了太多,再晚就种不及了。
乡人们的应对在李孟羲等人的考量之中,李孟羲等人也考虑到了乡人们可能会帮忙,十万人屯两千万亩田,人力缺口太大,有人帮忙,当然可以,但同时,乡人们可能以帮忙为名,侵吞粮种。
对此,李孟羲刘备等人讨论的对策是,按亩发种,愿意帮忙的人,一亩地发点种子,任其去种,这样,侵贪会有,乡人可能会偷偷抓几把豌豆藏着,但纵是再贪墨,一亩地可能会因粮种变少种的稀了点,但是还是种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