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百万只防疫护具(2 / 2)

李孟羲觉得自己的改进方法很好,完美的解决了问题。

但是,李孟羲明显小看了柳氏等一群妇人的智慧,且李孟羲又一次把问题想复杂了。

柳氏回到帐篷里,她看着手里的口罩,拿起口罩晃了晃,里边的碎炭轻而易举的晃荡了到了底下,军师说这样不成。

柳氏看向忙碌的妇人们,她把问题问向其他妇人,“姐姐们,你们说,咋着才能让这里边的东西不沉下去?”

边上一妇人拿过口罩看了看,拿手捏了捏里边疙里疙瘩的碎炭,妇人好奇问,“这里边装了啥?麦吗?”

“装的是炭。”柳氏答到。

那妇人用粗糙的手捻了捻布层里的碎炭,发觉炭块很大,妇人想了想说,“多缝几针,排住齐儿,里里外外都缝上不就妥了?”

柳氏一想,是个办法。

妇人们都好奇柳氏到底在忙什么,把口罩都接过去看了看。

与其说是妇人们好奇,不如说,这是义军激赏体系的又一次回馈。

妇孺营平日活计不多,但有限的那不多次数的军务,当中有很多人因为出了什么好主意得到了丰厚的奖赏,由此,只要是军务到了,妇人们踊跃性不比匠人们差多少。

妇人们把口罩传了一圈,口罩结构简单,不过是两层布中间塞了一些碎炭而已。

有妇人看过口罩的结构,给柳氏提了另外的主意,妇人在腿上画着格子比划着说,“柳妹子,你看这样行不?咱缝一个个小方块,一个挨着一个,这样,炭就下不去了。”

柳氏闻言一想,她听明白了。大意是,在口罩里逢一个又一个小口袋,这样,炭就被锁在小口袋里了,就漏不到下边去了。

这也是一个方法。

柳氏比其他妇人更明白一点,她知道这个口罩是防疫的,需要严丝合缝,不能有一点空隙。

缝一个个小口袋,虽说的确能让炭不往下掉了,可是,小口袋与小口袋当中的缝隙却又是破绽。

柳氏想了想,不一会儿就想出了解决办法。

有了解决办法之后,她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口罩的缝制难度不大,不一会儿,柳氏缝制出了两种口罩。

第一种,两层布中间平铺了一层碎炭,然后用针线横着竖着一针挨着一针把整个口罩密密的缝了一层针脚。这么密匝匝的一缝,炭块不那么容易掉下去了。因为,碎炭不像沙子,碎炭块大,被密匝匝的针脚卡在其中动不了了。

柳氏缝的第二种口罩,这第二种口罩要厚实的多。第二种口罩是,前边一层,用一个个小口袋把碎炭缝起来,前一层缝完,小口袋与小口袋之间有很大缝隙,然后,在缝隙中间,再对着缝隙在后边再补一个小口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