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城附近最大水脉,是五十里外老漳河的一支分流,五十里不远,可考虑到不久后可能会有战事发生,遇到战事时大量人力在外难免会首尾难顾,所以,沿河建造工坊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要造纸,药品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关键。
强碱的制作方法乃是,草木灰溶液加石灰水溶液混合浓缩提取。
在药品制作过程当中,草木灰溶液和石灰水溶液都是寻常材料,两液混合步骤也简单,考虑到为尽可能保密,溶液混合阶段可以交给民夫们来操作,但溶液混合之后,要移到暗地里由专人负责。
从日前的实践来看,一百瓮混合溶液,最终提取出的强碱粉末为一碗半,这么小的提取量,需要大量的加工过程。
强碱的生产而今只能人工生产,只能是拿草木灰溶液和石灰水溶液混合生产,草木灰溶液的配置不难,石灰水溶液配置也不难,可唯独蒸发浓缩提取,费时费力。
不久前,制取药物的时候,因担心水温过高会破坏药性,因就只能低温熬煮,可低温又不好控制,参考了电热吹风,便有了热风蒸发法。
若想大规模提取强碱,可以在地上挖一个宽阔的大坑,坑底铺满石头或者陶砖,然后,把成桶成桶的草木灰石灰水混合溶液倒进去,再用数十个热风装置对着大坑吹热气,这样,就能以极高的效率大量制得强碱粉末。
巨鹿城南半城,划分为工业区,南半城最里边的角落里,匠人们在地上挖了好多个巨大的池子,每个池子的都很大很宽,深度却不怎么深。
匠人们用大石头不停的把池底砸实砸平,以为后续工序做准备。
当池子地基打好之后,会有泥瓦匠人过来把池子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形状,这样,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池子里的溶液会因高度差的关系缓缓流淌到低洼处,使药品便于收集。
这一套蒸发池子再加以改进,可以在池子最低洼处掏一个洞,塞上一个木头塞子,当一池子溶液浓缩到最后的时候,可以把塞子拔掉,把浓缩的碱溶液引到陶瓮里,然后再加热沸煮,很快就能使药品析出。
此一套系统,乃是融合了晒盐法和熬盐法二者之长。
晒盐法便于生产,生产规模大,但是周期长,对光照和天气条件有要求,若是地处海边,还可以用晒盐法制备强碱,但巨鹿地处内陆,光照不充足,晒盐法就不足使用。
仿照晒盐的原理,热风蒸发法一样能达成和日光一样的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