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甲工艺确定之后,李孟羲收拢了所有的桑皮纸,召来一大堆匠人,让匠人们一起帮忙折叠甲片。
一张大纸,经七次对折过后,层数多达一百二十八层,厚度跟麻将一样厚,哪怕是拿锤子砸上一阵,厚度依然有竹席那么厚。
不久,所有的纸张都折好了,得甲片三百余片。
李孟羲抽查着这些甲片,看着这些大小不齐的甲片,李孟羲意识到,如果要大规模制造纸甲,纸张的厚度和大小最好统一,不然甲片折成之后,大小参差,编缀艰难。
随后,把所有甲片打了孔洞,再按扎甲的软扎法,一片一片把纸甲编起,一个时辰后,纸甲编成。
编成的纸甲样式跟大汉制式铁甲一样,为短身半袖无盆领短甲。
因纸甲甲片过大的缘故,三百余枚甲片编完了甲还剩下数十枚。
带上纸甲还有剩余的甲片,李孟羲准备出去找地方试甲,出了门撞见关羽,便邀关羽一起。
——
城外空旷处,竖起一只草人,把纸甲给草人穿上,百步外,弓弩手二十人拿力道不同的弓弩远远的对纸甲射击。
一阵箭雨过后,众人上前查看。
纸甲上,钉了七八支箭,附近地上还落着更多的箭矢。
随意看了一眼,靶子上命中的箭矢多是粗长的重箭重矢,而地上落着的要细上一点。
只此一处,完美证实了箭道原理。正如重机枪之所以比步枪精准,是因其子弹射速高,因为子弹射速高,弹道就平直,因为弹道平直,子弹到达目标的路径就短,因为路径短,遭受阻力就少,从而受到的干扰就少,因而精准。
子弹如此,箭矢也是如此,箭矢的速度跟准确度成正比,因而强弓劲弩远比软弓轻弩精准。
一轮漫射,从轻巧的手弩到大黄弩,从猎弓到硬弓全都有,几十支箭射下来,中靶者,几乎全都是强弓强弩。
百步以外,这是精确射击的极限距离,但却并不属于杀伤力的极限,百步距离,弓弩杀伤力依然犀利。
纸甲上钉着的箭矢一支支拔下来,仔细检查一番,所有的箭矢都未能将纸甲贯穿。
李孟羲早就知道纸甲有防御力,对此结果,意料之中。
关羽则不然,看到纸甲竟然完全能抵御强弩,看到柔软脆弱的纸张能有这么强的防御力,这大出乎关羽的意料,关羽都惊讶了。
“如何?”李孟羲问关羽。
关羽点了点头,拎着纸甲看了又看,感慨道,“纸甲竟能坚实若此,大出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