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为何法,爱卿且说来。”灵帝问。
刘备答,“法为科举之法。
何为科举,以试取才也。
以试取才,乃出以诸子经典,治国之策,兵法谋略,律法刑罚等诸般学问以试天下之人。
以此之法,欲试十万人,着有司出试十万卷而已,一届可试十万士。
如此,熟经史子集者,必自诸子经典一试脱颖而出,陛下得世之顶尖儒士也;
熟治国之策者,必自政论一试脱颖而出,陛下广得治政之才也。
试兵法,得韬略精深之将才,试律法刑罚,得律法人才,试匠作水利,得高士大匠,诸如此类。
更有,可开武举,试弓马勇武,天下英雄,将尽入陛下彀中也!”
刘备向灵帝展示了一卷英才尽为所用,英雄尽聚麾下的盛卷,灵帝呼吸变重,胸膛微微起伏,他眼睛亮了。
至此,刘玄德关于治国之策之所有良策,尽已和盘托出。
灵帝昏庸之人,可再是昏庸之人,基本的见识也是有的。
当东西好到逆天的时候,就是一外行人,就是不懂,也会觉得不明觉厉。
在灵帝继位大统以来,谏言者多矣,上呈治国之策者多矣,忠谏者多矣,直谏着多矣,旁敲侧击言语含蓄借古指今者亦多矣。
可从未有过像此日,像今日刘玄德一般,把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条例清楚的每一方面都进献了治国之策。
刘备条例清楚,逻辑严谨,就是这个条例和严谨,极具说服力,毫无疑问说服了灵帝,并让灵帝眼界为之一开。
灵帝第一次知晓,原来繁杂的国事,条例细分出来,乃是军事,政事,经济,人心,土地,税收,取才等等这些事类而已。
灵帝第一次,看到了国家的清晰脉络。
加之,刘备所呈的每一项治国之策,讲解的足够直白易懂,讲解的足够清楚,灵帝大部分都听懂了,且灵帝认为刘备所呈每一策,都是极高明极绝妙之策,这极高明的治国之策,还不是一条两条,乃是众多,乃是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了。
当刘备说无可说之时,当灵帝听完刘备所有治国之策之时,灵帝心中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仿佛忽然之间,拨的乌云见日开了,仿佛一下子,国朝万丈光明。
灵帝端坐笔直,身体上少有的不见了任何疲惫和萎靡的笔挺,他目光闪亮的定定的盯着下方跪立的刘备,他心中顿生国有此人,国事大幸之感。
“来人,赐座!”灵帝令道。
“谢陛下!”
羽林士抬来了矮几坐席,从赐座之举可以看出,灵帝已对刘备大为认可。
于后,心中兴奋难名的灵帝走下了龙椅,他朝刘备走去,毫无君臣之别的与刘备对几而坐,灵帝满是求教之心的向详加询问诸策之种种,刘备受宠若惊,眼藏热泪,激动的言语颤抖着给灵帝细心讲解着灵帝的疑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