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特攻战法的事后总结(2 / 2)

结合之前所议,在夜袭渗透之时,士卒赤脚行走最为安静,发出的声音最小,可赤脚行动有不利的地方,一旦敌军布置有竹签之类的障碍,赤脚极容易受伤。

李孟羲想到,后世的军靴的底部会垫有钢片,这样的靴子莫说是踩竹签了,就是踩到钉子上也没事儿。

再结合夜间行动的隐秘需要,可以将靴子的底部垫上厚实的棉花或者其他柔软材料,这样,行动时发出的声响会小上许多。

敌军的竹签陷阱,攻克了。

当夜袭士卒翻过墙,走过竹签阵之后,这才正式算是混入敌营。

接下来,该是放火了,李孟羲想到。

然而,实际情况却要复杂的多。

张飞滔滔不绝的讲着,他讲,士卒摸进敌营之后,还有一难,难在该如何黑灯瞎火的散向各处,若不能散向各处,放火就只能放一小块,这样以来,火势很容易被敌军扑灭。

张飞这么一讲,李孟羲立刻感觉到了麻烦,夜间行动已是不便,在陌生的敌营行动,更是不便,更不要说,还得散向四面八方。

李孟羲好奇问,“三将军,你是如何安排的?”

张飞想了想,道,“俺是先交代好,比方说,第一队俩人,让他们摸进去后,往左摸,第二队,往右,第三队,往前……

如此,便能四处分散了。”

李孟羲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事先安排妥当,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等人力在敌营四面八方散开之后,李孟羲认为,这总该点火了。可,张飞讲,仍有不足。

人力的确散开了,可,士卒们摸进敌营有先后,潜伏也有先后,点火该何时去点?

要是,有的人点的太早,有的人点的太晚,这样会让火势过早暴露,过早使敌军察觉。要想烧起漫天大火,最好是同时点火,使四面八方的火势同时烧起,使敌军纵是想救也来不及救。

李孟羲思索了一下,他发现这果然是一个大问题,放火时间要是不能统一,火攻威力将大打折扣。可,古代又没有钟表,没办法约定一个准确的时间,而放火这回事儿,慢个十秒放火跟快个十秒放火,差距可太大了。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是约定一个数目,比如,行动之前让士卒们默记一个数字,比如,默记八百,然后,行动开始,士卒们便同时在心里默数,从一数到八百之时,同时放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