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育木之法与生长素(2 / 2)

李孟羲问众人,树枝扦插下去,该浇水还是不该浇水,若是该浇,得浇多少的水为好,众人各种说法都有,意见并不统一。

看来,还是得测试。

站在地头,李孟羲寻思了下,他想到,初中生物课本上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几个主要变量因素是,阳光,温度,水分,土壤酸碱度,氧气,肥料。

于阳光,扦插下的树枝,是需要阳光呢,还是惧怕阳光怕被晒干呢,不知,得试。

于温度,没办法控制,不管。

于水分,水分肯定不是越多越好,水太多莫说是树枝了,种子都得沤烂到地里。所以,该测试一个最合适的水分。且,对于不同植物,所需含水量或许是不同的,故要有不同测试。

于土壤酸碱度,这一因素不好控制,若造碱性的土倒简单,撒草木灰就行,可要造酸性的土,难以找到酸性物质。军中可找到的酸性物质,只有醋,用醋来改善土质,太过浪费。

还有,氧气。植物根系需要氧气,所以,土壤越疏松越好。李孟羲看了看面前的苗地,面前的苗地因为是从别处挖的土垫成的,土质很干净,其中的草根石块之类的杂物全都捡出去了,这因此,苗地的土堆的非常紧实。

当场,李孟羲向农业部下达了新的命令,他要农业部的人找到能高效制造出蓬松土壤的方法。

跟在一旁的农业部官员都不需回去跟人商量,他当场说到,可用牛粪充田,牛粪肥了田之后,土壤会变得非常蓬松。

竟是这样,李孟羲点头。

与此同时,李孟羲也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用蚯蚓松土,他命人去找蚯蚓,找到蚯蚓拿回来全部扔到苗地里。

想到蚯蚓这玩意儿虽然遍地都是,可挖起来并不容易,鉴于蚯蚓是极好用的松土利器,植树又是个庞大产业,需要大量蚯蚓,若全部所需都靠人力来挖掘寻找,效率太低。

所以,养蚯蚓呢?

回想起生物课本上的内容,蚯蚓喜欢潮湿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潮湿好解决,找个不见光的树林就行,或者,在地上堆上柴草,有柴草遮挡,下面肯定不见光日。腐殖质也好解决,将落叶收集起来埋到土下,稍微通点风,时常泼点水,使落叶自然腐烂。如此,三两年时间,大量腐土可造成。

还有,蚯蚓有倍增之法,一根蚯蚓当中一刀两断,会变成两根蚯蚓,人工加速这个过程,将蚯蚓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八变十六,数目累增,殊为可观。

单纯种田不需要特意培育腐土,也不需要特意养蚯蚓,但植树是高价值产业,有必要极尽工力。

后几日,李孟羲加派了更多的人手去挖土填地,后续垫成了好多亩苗田,但李孟羲一次也没再去扦插种植。

方苗田达到十亩之时,李孟羲再次带着人来了。

第一亩,一分为二,左半边扦插的几百枝条全部用厚重的黑布遮掩其上,以遮蔽日光,右半边,所有枝条露天放着。另,特找来了规格一致的陶碗,嘱咐负责浇水的人,不管左边右边,对所有枝条浇水之时,都得是一碗水,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是为了测试日光对扦插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