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墓道(2 / 2)

李孟羲赶紧呼喊让任八出来。

不一会儿,灰头土脸的任八倒着爬回来了。

“军师,叫俺做甚?”任八在坑里仰头问。

“你在下边憋闷吗?”李孟羲问。

“有点憋的慌。”

果然疏忽了。

光线问题,可以拿灯解决,氧气问题,古代盗墓贼是如何解决的?

当墓道深到地下十几丈深,空气能达到地下吗?应该能的。

在不久前,跟张飞谈起逮兔子的事儿,张飞说拿火熏兔子,烟不容易进到洞里。

当时的解决办法是,用风箱,拿一架风箱接上管子把管子伸到洞里,拉动风箱可以把烟吹到兔子洞深处去。

方法有了,李孟羲终止了挖坟。

回城,他着匠人制作一个大型的鼓风皮橐,之所以用鼓风皮橐而不用风箱,因风箱密封性能不够好,漏风。

鼓风皮橐乃是本就有的技术,制作起来不难,送风的管道倒难了。

要做一根长几十米甚至更长的密不透风的长管,材料唯有金属,陶土,皮革等有限的几种材料。

可这些材料当中,金属的长管不计工本可以做到几十米长,却灵活性太差,陶土灵活性也差,而皮革材料,想把皮革缝的一点风都不漏,难度极大。

思来想去,李孟羲唯想到了橡胶,也只有橡胶有足够的致密和足够的柔软轻便。可问题是,哪里去找橡胶。

冥思苦想所有可利用的材料,最终想到了纸。

用胶和坚韧的桑纸一节节卷起做成长管,再拿桐油刷上一层以增强气密性,这样一根足够长气密性也足够的管子便做了出来。且,纸张有足够的柔韧性,勉强可替代橡胶管。

第一根十丈长的纸管做好,李孟羲将之七拐八折的绕起来,一端接上鼓风皮橐,拉动皮橐鼓风,在另一头观察,有微弱的风吹出来。

只要有风,输送空气就不成问题。

李孟羲带着鼓风设备,再一次出发了。

再次回到墓地,任八下洞,拉上纸管,提上一个小小油灯,再次开始挖掘。

这次,可能是因为送风装置太好,也可能是因为油灯的缘故能看的清楚,任八在下边一挖半天不出来,这让李孟羲一度以为,任八可能出事了。

将近日落之时,任八爬出了洞,他上来的时候,宛若一个土人,衣服上头发上脸上鼻孔里都是灰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