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的一天,恰好是朝廷休沐假日,一早,李孟羲带上礼物,带上一整整一车顶级纸张去拜访大儒蔡邕。
在洛阳城中七拐八拐,越拐越偏僻,离蔡邕家近的时候,李孟羲找了路人问了一声。
路人指了指蔡邕家门前一扫地老人,“那就是。”
李孟羲谢过路人,朝蔡邕家走了过去。
到了近前,李孟羲恭恭敬敬的朝老者拱手一礼,“老伯,敢问这可是蔡邕蔡伯喈前辈家里?”
老者拄着笤帚好奇的打量了李孟羲一眼,笑道,“我就是蔡伯喈,小兄弟从何处来啊?”
李孟羲愣住了,有些愕然的看着面前这个粗布麻衣平平无奇的老头,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个寒酸老头就是顶顶有名的蔡邕。
老者看李孟羲愣神,呵呵笑道,“怎么,看我不像?”
李孟羲也笑了,他恭恭敬敬的朝蔡邕拱手一礼,感慨道,“未见真人时,晚辈还曾想,闻名天下的大儒伯喈该是怎样的气度不凡贵气逼人。
不曾想,竟简朴如此。”
李孟羲由心发出感慨,“闻孔圣有弟子颜回,颜回醉心学问,不贪享荣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今见伯喈前辈,晚辈方知,世间真有只醉心学问之人!”
蔡邕脸上,刹那间浮现出巨大的欢欣之色,“哈哈哈哈!”蔡邕快慰的哈哈大笑,他真是开心。
李孟羲一个小小少年,初次见面,还不知身世姓名,蔡邕却骤感遇到了懂他蔡伯喈的人。
俗话说,没有人不喜欢吹捧,只有吹捧的不到位。
三言两语间,李孟羲给蔡邕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蔡邕也不问李孟羲是谁又从何处来了,他亲昵的拉着李孟羲手,“来,孩儿,进屋说话。”
相比于蔡邕的年龄,李孟羲可小了,才十三岁,可不就是个孩子。
蔡伯喈家房子不大,进了门直接就是院子。
进到院子的刹那,李孟羲一眼瞅见院子里拉着好多晾衣服的绳子,绳子上没有晾衣服,挂满的是一张张的书法。
李孟羲目光立刻被吸引了,他不由停下了脚步,目光朝纸张上的字迹看去。
李孟羲这个反应,让蔡邕更开心了。
这就好比,如果长辈养了一盆得意的花草,你到他家做客,你一眼就看到那盆花,并凑过去看看,这就是对花草再好不过的认可,长辈的自然高兴。
李孟羲想起,蔡邕为当世有名书法名家,一手字写的极好。
征得蔡邕同意,李孟羲上前观瞧。
李孟羲虽是不擅长毛笔写字,可在后世那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他看到过不知多少古今名家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