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各骑兵小队吸纳人力,招募青壮,再用纸旗分派编号,开始练兵,期间,开始布置战场,骑兵开始客串斥候,把大小路径摸查清楚之后,把引路旗沿路插下,把聚兵旗插遍荒郊野外。
然后,若是战火烧至境内,各村乡兵依引路旗帜进军,只要他们是按着旗帜在走,就必然在遵守着已规划好的行军路线,一股股小股兵力走着走着必然汇成大股,必然最终集结于一个关键地点。这就是张角十面埋伏之法精义之一——用旗帜代替部分指挥。
及战,若是乡兵不敌贼兵溃散于荒郊野外,四散的乡兵抱头鼠窜慌不择路之时,会撞见那些四处插起的旗帜,溃兵会自聚于旗帜之下,溃而又聚。这就是张角曾用的聚兵之法,就用此法,黄巾军累溃累聚,韧性生生提升了一截。
李孟羲去清点了旗帜,纸旗在巨鹿已经印好了的,纸旗用的是坚韧无比的桑皮纸,上边还涂了桐油,经得住狂风暴雨。
纸旗分诸编制旗和引路旗,编制旗印的是十二生肖图案,以此图案,乡人百姓皆能识,无了识别之难。
引路旗也是十二生肖,引路旗小的多。
李孟羲翻看了所携带的旗帜,纸旗带了好多辆车,一车估计得有几万张甚至不止,编制起百万大军都够用了。
想了想,李孟羲发现还缺一个旗帜——聚兵旗。
张角在巨鹿境内遍树【黄天】大旗,黄巾溃兵见旗则聚,神奇的溃而不散,屡屡卷土又来。
事先没料到巨鹿军竟也会有要考虑屡屡溃败的时候,聚兵旗就没做,现在没得用了。
问题不大,军中带的还有许多白纸,直接用白纸印制就好了。
张角用【黄天】大旗聚兵,李孟羲跟刘备商议,若是自家用的聚兵旗,该是如何。
刘备思索片刻,“【汉】,用汉旗。”
聚兵旗样式有了,斗大的一个【汉】字就行。
李孟羲着匠人雕刻木版,他检查着纸张,随军携带的最大的纸张是五尺长三尺宽的纸张,这种纸张用来写字算得上非常大了,可用作旗帜,似乎并不大。
旗帜还没开始印,李孟羲立时发现了一个问题,颜色不对,纸张是白颜色的,可白颜色不够醒目啊。
曾经在造纸的时候,一开始纸浆颜色驳杂,那时有想到用染色法盖住杂色,后来脱色技术取得突破,染色色技术又没多大用处,也就一直放着。
现在知道染色纸的用处在哪了,染色纸可用在作战之中,众所周知,红色是最显眼的,这跟红灯是红色的一个道理。
事先未有料到,准备不足,只能用白旗聚兵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