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第一种对抗陷阱的方法,假设敌军城池布置的天衣无缝,走哪都会有陷阱,避无可避。
所以,真正实用的是第二种方法——破坏。
【墙壁伏杀陷阱】,不过是把墙壁推倒砸到敌军头上而已,这种陷阱的激发方式激发方式很简单,只需推墙就行,再考虑到实战当中,墙壁具有一定强度,仓促之间难以轻松推动,所以要在事先做以布置,比如,把墙根挖空,使之能一推就倒,当墙能一推就倒之时,在实战中,就可以及时发动陷阱。反制之法就在这里,既然守方可以轻易推倒墙壁,那么,攻方只要快上一步先一步把墙往反方向推,这样以来,不仅不会再受到陷阱的伤害,反还能反伤敌军。
由此,诞生了反制战术——攻城作战中,若陷入城中混战,士卒在穿巷过道之时,应先下手为强先一步撞倒墙壁,以免被敌军占得先手。
若再反过来,再从守方角度思考,若,攻方每过巷道必要主动撞毁墙壁,己方的陷阱将就此不能再发挥作用,甚至将反伤己身,那,有无再次改进陷阱的可能?
李孟羲把想法问向一众士卒,他担忧的点在于,墙壁伏杀陷阱会是把双刃剑,既可用于攻击敌军,也会被敌军反过来利用,事情未达完美。
生活经验丰富的士卒们立刻就打消了李孟羲的担忧,按士卒们的说法是,墙壁向外推好推,向里推可就难了,因为墙壁不止一堵,墙壁与墙壁之间相互抵着,向外推,没有阻碍,向里推,不好推。最后,士卒们给出建议是,如果怕墙壁不够牢固,在里边用杠子顶着就行。
只需加上两根杠子,情况立马就不一样了,没有杠子时,墙壁正推反推都容易倒,在墙壁里边支了扛子后,里边依然可以轻易推得动,外边就又推不动了。
李孟羲很擅长做自己的对手,他从攻守两方连番相互推演,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战术,又推演出了反制手段,又推演出了反制反制手段的反制手段……
于【墙壁伏杀陷阱】最后一步,守方挖空了墙根的地基,并在墙后支了木杠,此时,守方是完全优势,守方既能轻易推倒墙壁,又无有墙壁被反推之忧,于此时,于攻方,反制手段又该如何。
反制手段没了,只能砸墙了。
攻城作战大概分两个阶段,一个是攻城墙阶段,一个是城中作战阶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