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援军到了(2 / 2)

细解释原因,刘备乃言,正恐敌军万一在合围未开始时就退却,必然截之不及,有此一场小败,正增敌军胆气,敌胆气既升,料想便不肯就此退却了。

虽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出军迎头一战就是败仗,刘虞多少有些郁闷。

之后,因敌军兵锋迫近,刘备建议暂止行军,且为诱敌,大部人马可后撤,留轻兵在前。

刘虞尽从刘备建议,双方各出兵千五百凑成三千之众,此三千众衣甲反穿,甲在内,衣在外,三千人不竖旌旗,不带骑兵,只以车阵立下营寨,营寨中特意陈列众多辎重车辆。

之所以,三千人衣甲反穿,乃是示敌以弱之法,若三千甲明刀利之士,敌军见之,慑于军威,再生退却之意,敌若退却,巨鹿军算计成空。故,藏甲在内,敌不慑于军威,于是不惧,于是无生退意。

这是其一。其二,三千人不立旌旗,乃一样是示弱之法。这一法是巨鹿军积累下的战法。巨鹿军游骑商队在外交涉时,有【多立旗帜少立刀枪】之法,少立刀枪是为了不使乡人恐惧,多立旗帜是彰显威仪,游骑们自己实践的经历也说,带着旗帜向乡人交涉时,更容易成时。于此时,怕敌军因畏惧而退却,则就要使己方威慑力降到最低,旗帜如林可带来强大的威慑力,那反之,若尽藏匿旗帜,军队就失去了威然之势。

其三,留下诱敌的三千人中无有骑兵,乃因,步卒行进如龟,而骑兵疾出凌厉如獠牙,只有步卒,三千人呆慢如龟,敌不惧之;若三千人中有骑兵待命,敌视之如獠牙龇露,于是畏惧。为自藏獠牙,故撤去骑兵。

还有其四,怕敌军轻易退去,刘备特意留下了大量辎重车辆作为引诱,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纵一胆弱之徒,见泼天钱财,也能铤而走险。留下辎重车辆的目的就在于此,假若敌军本欲退却,眼见有弱兵守巨量钱粮辎重,敌军或一时迟疑不舍退走,于是敌军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猎物便就上钩了。

在早前,李孟羲曾系统总结了乍败诱敌之法,诈败一法能且只能用于娇纵之敌,若敌军是一支士气摇摇欲坠处于崩溃边缘的军队,此时若是冒然以诈败诱之,反会帮着敌军提振士气,会起到反效果。一支士气低迷崩溃在既的军队,其是毫无作战之心的,哪怕眼见对手溃败而去,也决计不敢追击。敌不敢追击,诈败诱敌之策自然落空。

于此间,诈败/示弱诱敌的通用法则再一次得到实战验证。

巨鹿军已掩了旗帜,藏匿了铠甲,已极尽示弱之能,而贼军因无有十足战意,不敢冒然进攻,示弱诱敌法未竟全功,却正好恰恰够了。

未用示弱诱敌之法,敌军退意处在危险边缘,用了示弱诱敌之法,敌军勇气不上不下,战意不大不小,既不敢进攻也没理由仓皇退去了。

此时,在敌军角度,敌军最谨慎的做法是,不冒然进攻,慢慢试探虚实,摸清虚实之后再决定是攻是退。

敌军也恰是这么做的,敌军开始小心翼翼的边车阵接近想试探出阵中底细。

车阵中的将领得了刘备授意,敌军若不强攻,就绝不暴露战力。故,在敌军开始接近试探时,车阵中回击的弓弩只寥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