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瓜岛无穷尽,山本撒手了(2 / 2)

苍龙

15,900

1937/12吴工厂

1942/6中途岛

飞机

飞龙

17,300

1939/7 横须贺工厂

1942/6中途岛

飞机

龙凤

13,360

1942/11横须贺工厂

祥凤

11,200

1941/12横须贺工厂

1942/5 珊瑚海

飞机

瑞凤

11,200

1940/12横须贺工厂

1944/10菲律宾

飞机

千岁

11,190

1944/1 佐世保工厂

1944/10菲律宾

飞机

千代田

11,190

1943/10横须贺工厂

1944/10菲律宾

飞机

翔鹤

25,675

1941/8 横须贺工厂

1944/6塞班岛

潜水艇

瑞鹤

25,675

1941/9 川崎神户

1944/10菲律宾

飞机

飞鹰

24,140

1942/7 川崎神户

1944/6马里亚纳

飞机

隼鹰

24,140

1942/5 三菱长崎

大鹰

17,830

1941/9 佐世保工厂

1944/8吕宋西岸

潜水艇

云鹰

17,830

1942/5 吴工厂

1944/9东沙岛东南

潜水艇

冲鹰

17,830

1942/11吴工厂

1943/12八丈岛以东

潜水艇

神鹰

17,500

1943/12吴工厂

1944/11济州岛以西

潜水艇

海鹰

13,600

1943/11三菱长崎

1945/7关崎西北

飞机

信浓

62,000

1944/11横须贺工厂

1944/11潮岬东南

潜水艇

大凤

29,300

1944/3 横须贺工厂

1944/6塞班岛

潜水艇

云龙

17,150

1944/8 横须贺工厂

1944/12宫古岛西北

潜水艇

天城

17,150

1944/8 三菱长崎

1945/7呉,搁浅

飞机

葛城

17,150

1944/10吴工厂

从上面可以看出,不能说日本在开战以后没有造新的航母,还是造了几艘,但是真正的正规航母就只有“大凤”一艘,其余都是改装航母,像大鹰,云鹰和冲鹰就是从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春日丸,八幡丸,新田丸改装的。这三艘商船在建造当初就有改装为航母的考虑,所以海军出了一半的造船费用。改成航母以后,这几艘船从在运载空间和装甲性能上倒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有花很多时间,看起来挺实用,但有两个大问题,首先是速度太低,只有22节左右,第二是不知怎么回事日本人就是没有给这几艘航母装弹射器,结果这几艘航母就只能当飞机搬运船用,话说回来,这倒是原教旨的航空母舰——aircraftcarrier,只管装运。

所以山本五十六还是缺航母,现在手里的几艘全是宝贝疙瘩,不管山本五十六怎么好赌也不能轻易拿航母去赌了,因为传说中的“日美舰队决战”还没有来呢。但不出动航母的舰载机又不行,陆基飞机的数字就放在那儿了,怎么办?

山本五十六又出了怪招:将第三舰队的舰载机拉上岸,从陆地机场上起飞去作战,这样万一作战失利也就是损失几架飞机,航母本身没有危险。

现在山本粉丝们都不肯承认这种异想天开的作战方式是山本五十六的发明,举出了一大堆名字来寻找嫌疑犯,其实没有这种必要。从日本海军军人的回忆录里可以看到,第三舰队的下层军官激烈地反对这个莫名其妙的作战计划,甚至第三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们也不赞成这个计划,但是小泽治三郎没有反对过,联合舰队司令部里也没有过任何有关“い号作战”的争论,就是说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们都知道这是长官的决定,没有必要去扯皮,自己所需要做的就只是拟定作战计划。

山本在做这个决定时应该是得到了小泽治三郎的支持。小泽治三郎也没有理由或者说没有资格不支持山本五十六长官。没有山本五十六的全力支持,大日本帝国就剩下来的这点宝贝蛋不会那么简单地就交给海兵37期并且吊床号只有45号的小泽治三郎中将。

就这样,从特鲁克的瑞鹤,瑞凤,隼鹰和飞鹰四艘航母上起飞的130架零战和54架九九式舰爆共计184架飞机跨过了1,200公里的大海,于4月2日以前全部到达了拉包儿,4月3日联合舰队司令部也到达拉包儿,山本五十六长官要亲临前线来指挥这一场据说能够扭转局势的作战。

山本为什么要亲自去拉包儿?应该说就是这个决定要了他的命。

人都不傻,大日本帝国海军当然也不是傻子集团,中途岛海战以后的一次接一次的失利大家都看在眼里,只要知道最近发生的俾斯麦海战的结果的人都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登比尔海峡的悲剧以后联合舰队士气空前低落,特别是第一线的第八舰队,因为他们看不到任何带一点光明意味的前景。对于联合舰队司令部来说,士气的低落和鬼畜的反攻同样危险,因此在发动“い号作战”的同时,山本五十六长官亲赴拉包儿直接指挥作战,以鼓励激发士气。

大家都知道,在日本海军得以成名的两次战争中,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和东乡平八郎都是站在位于整个舰队前列的旗舰舰桥上,可以说是全舰队距敌最近的人。由于长期的这种宣传,“身先士卒”已经成为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记号,人们自然会要求现在的联合舰队长官也要这样做。

但时代变了,现在的海战作战方式已经不是原来的舰队决战了,所以太平洋战争开始后除了中途岛海战之外,山本长官没有出现在第一线过,就是中途岛海战时山本离前线也还有300海里。

这本身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对于这样一次在方圆几千海里范围内的超大规模战争,作为指挥联合舰队的山本五十六没有任何必要到第一线的战场去。

尼米茨就从来没有去过战场,最多到几个已经打扫干净了的地方去损日本人两句罢了。

但有人不那么认为,比如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就不那么认为。

宇垣缠参谋长在联合舰队里的地位很奇妙,可以说很低,低到看不见,因为山本凡事只听先任参谋黑岛龟人的,这个参谋长就是个摆设。而且黑岛两眼向天,根本就看不见这个参谋长,宇垣缠上任一星期以后才总算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仙人参谋”而仙人参谋对参谋长也就打了一声招呼:“对不起,这几天忙,没顾上去看您”谁是上级啊?但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宇垣缠的地位很高,因为他已经破了联合舰队参谋长在任时间纪录了。当然这个纪录是山本长官带领大家一起破的,但山本长官没提出来要换参谋长也就说明山本也不反感大炮巨舰派的宇垣缠。

另一方面,宇垣缠的地位在中途岛海战以后在稳步上升,当时四艘航母被美军一举击沉,大和号上的联合舰队司令部里唯一镇静的就只有参谋长一个人,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所以现在山本对黑岛龟人也有点嘀咕起来了。

在山本五十六和小泽治三郎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山本:“一定要改变作战方法,想换掉黑岛,你在海大当过两次教官,对人员比较熟悉,有没有人可以推荐的?”

小泽:“宫崎俊男大佐怎么样?”

山本吃了一惊:“就是那个有名的宫崎大佐?”

宫崎俊男是和神重德同期,海兵48期的,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是负责北方阿留申方面的第五舰队先任参谋。

小泽选择着用词:“完全理解长官的意思,但是要对应现在的战局,通常的方法是不行的,宫崎也许能想出好方案来。”

宫崎俊男是个美国通,这是个古怪的无师自通的美国通,本人没有在美国留过学,但不知从哪儿学来了一套鬼畜式的思维方法,进海大不到一个月就公开宣称“没什么好学的”经常找借口偷懒不交作业。一次兵棋推演时被抽签决定是“赤军”(美军)指挥官,这位充分发挥了“精神鬼畜”的特长,把“青军”(日本)打得落花流水,把在场的教官恨得直咬牙。

但有一个不但没咬牙的反而乐不可支的,就是也在现场的小泽治三郎教官。

山本思考了片刻,点了头:“就这么决定了”决定了,但是没执行,因为这是4月15日的事情,18日山本长官被击落了,这件事就黄了,宫崎俊男也就成了“幻的联合舰队先任参谋”结果6月17日,宫崎俊男大佐就任第17驱逐队司令官,手下有浦风,矶风,浜风,穀风和雪风这五艘驱逐舰,不要小看这支驱逐队,这是日本海军在名义上唯一保留到了最后的驱逐队,因为有一艘不沉的雪风。

后来驱逐舰也越来越少,宫崎去水雷学校当了教官,后来是没有飞机的航空母舰天城号舰长,战败时是最后一艘航母葛城号舰长,还是没有飞机。

言归正传,把山本五十六鼓捣到拉包儿去的是参谋长宇垣缠。

4月3日,宇垣缠在《战藻录》里是这样记载的:“已经让长官去当地了,虽然只是一场规模很小的航空战,但在这种难局下余辈(这裏应该是指联合舰队司令部——笔者注)到最前线去是很自然的。

本来在ケ号作战(瓜岛撤退作战——笔者注)时就想过司令部应该去瓜岛,起码现在在不给作战增添麻烦的前提下应该去拉包儿看望一下第17军。

日俄战争时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大将为了敦促攻克旅顺亲赴前线,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即使这次倒了下来也绝不是无谓牺牲,联合舰队参谋长职位虽然份量不轻,只要能打开战局,为了第一阶段以来殉国的两万英灵,相信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宇垣缠有战死的思想准备,所以说宇垣缠是去自杀还有那么一点可能,山本可没有想去自杀。虽然放在山本面前的战局是一团漆黑,毫无好转的希望,但只要看山本还能提出“い号作战”构想就知道山本还没有放弃希望。

再者说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也不能放弃希望啊。

除了长官上第一线能鼓舞士气,海军欠了对第17军的一个交待这些个理由之外。联合舰队的头脑应该去看望病倒在了拉包儿的第17军司令官百武晴吉这倒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百武晴吉对海军来说是亲戚,两个大哥都是海军大将,不去看看说不过去。

除了这些个能说不能说的理由之外,山本五十六还有去拉包儿的理由。

第二师团的第16联队在进攻亨德森机场时被鬼畜给灭了,这支在新潟县新发田市组建的联队的大部分官兵是山本五十六的家乡人——新潟县长冈市的,山本长官不去给家乡子弟上柱香,在良心上也说不过去。

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逼得山本五十六不得不去拉包儿亲自指挥这次作战,那就是日本海军的吊床号又整出问题来了。

这次作战的主力是南东方面舰队的陆基航空兵力和第三舰队的舰载航空兵力。南东方面舰队是在1942年12月把原来三川军一的第八舰队和草鹿任一的第11航空舰队合并起来组建的舰队,司令长官为草鹿任一中将。

这位草鹿任一中将是原来南云忠一的参谋长,后来官至联合舰队参谋长的草鹿龙之介少将的堂哥,更有趣的是草鹿龙之介也当过南东方面舰队参谋长,这支舰队在1943年底开始的半年里就是一对堂兄弟在掌管。

草鹿任一是海兵37期的,和小泽治三郎同期,但吊床号是21号,比小泽高出了20几号,因此在配合作战时,草鹿中将就是先任长官,小泽得听草鹿的。

就算小泽不计较个人得失,手下人肯吗?这次作战的主要力量还就是小泽手下的舰载机,不仅仅是舰载机的数量比陆基机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不能和袭击珍珠港的时候比,但舰载机飞行员的质量还是要比陆基机飞行员高,起码在那么狭窄的航母上要能起飞降落就是一门手艺,更不要说出航的飞行员在母舰实行无线静默,又没有雷达,全靠推算和肉眼观察在水天一色没有任何航标的茫茫大海上找到真是像一片小树叶似的母舰停上去的过程,光想象就已经够让人倒抽一口凉气了。

第三舰队的飞行员们肯定看不起第11航空舰队的那些土包子,会不会买草鹿任一的账也很可疑。这内部要是一斗,草鹿指挥不动第三舰队的话,这山本长官的“い号作战”就无法进行了。

所以长官要去拉包儿。

美国人主张“山本自杀说”的另一条根据是当时的拉包儿只有山本五十六大将一个人身穿“第二种军装”(白色夏服)而当时其他人都是身穿“第三种军装”(土黄色夏服)说这是在有意暴露自己,希望成为空袭的目标。这种说法的最大根据就是这张有名的山本最后的照片:维护海军的礼仪,在特鲁克也是这样,而且在拉包儿身穿白色军服的也不止山本一人,起码还有宇垣缠参谋长和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其他参谋:“い号作战”从4月7日开始进行,参加的除了第三舰队的184架舰载机以外,还有第11航空舰队的88架零战,27架九九式舰爆和72架一式陆攻,4架侦察机等191架飞机,总共375架。

好可怜的数字,这是当时海军在所罗门方向能抽出来的舰载和陆基飞机的总和。当年袭击珍珠港时,光舰载机的数量就超过350架,中途岛海战时第一波攻击队就是108架,还有一百多架在待命,可这仗打了不到一年半,大日本海军越打越抽抽,就为了指挥这四百架不到飞机,还需要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亲自出马才能摆平。

没有办法,日来就没有能够支持他和最大的工业强国美国进行一场全面现代战争所必需的工业能力,更不要说开战以后美国全力以赴地在切断海岛国家日本的原料进口和武器出口方面了。南洋方面日本所掌握的原油,铝矾土,橡胶,铁矿石,铜矿石等全部都很快地恢复甚至超过了战前的生产水平,可是无法运回国内。本来就不足的船舱成批成批地被陆海军征用以后给美军的飞机和潜水艇沉到海底,用于支持战争能够继续进行所需再生产物资的船只也已经是寸步难行了。1943年以后,取缔非法走私贩运的美军城管潜水艇的活动场所早已跨越太平洋,进入了东海,黄海。在大连湾和朝鲜半岛西岸都出现了鬼畜的城管,军舰还不是每天都沉,但不沉船的日子是没有的。

不仅船没有了,连船员都没了,日本人在《船员法》后面又添加了一个“特令”把船员年龄放宽到了“厨房,清扫部门14岁,锅炉等重劳动16岁”大批在和平年代只能看作还是儿童的孩子们被征召上船,参加战争。家住横浜市的西村二三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手记《海怎么那么深》中写道:“当时的社会风潮就是那样,农民的老二老三要不然就是去参加‘满蒙开拓义勇军’,要不然就是去陆海军的少年学校,农民家老六的我,14岁一到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海军省的船员养成所”经过半年培训,14岁的西村上了被陆军征用的5,857吨的“日纪丸”在新几内亚岛附近被美军潜水艇击沉,第二艘是6,859吨的“日祐丸”这次是在台湾的高雄被美国飞机击沉,两次被击沉西村都活了下来,但是每次都有十名以上的同龄少年船员丧生,西村手记的结束语是:“走出家门,作为海的战士保衞祖国的我们只有14岁”太平洋战争就是一场在战争能力上绝对不对称的战争,好赌的山本五十六也就只能将就着下赌注了。

和南云忠一一样,山本也是个悲剧性人物。从来没有当过舰队司令,只有过一年的舰长经验的山本五十六,长期从事军政工作,根本没有从事过军令工作。当初来当联合舰队司令就是一种临时的措施,因为主战的右翼们扬言要暗杀反对三国同盟的山本海军次官。问题是谁都想不到这位根本就不懂作战的山本还就很敬业地弄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珍珠港作战计划出来,更大的问题是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居然还严重成功,这一下本来是作战的外行的山本五十六就成了作战的行家,被军部打造成了一个天文地理头顶脚底无所不知战无不胜半人半神的怪物。

光环的下面是阴影,实际上是太平洋战争中的海战除珍珠港外,只要有山本五十六亲自跟着掺和的战斗没有取胜的,“い号作战”当然也不会例外。

“い号作战”总共进行了四次攻击。

4月7日的攻击代号为“X作战”参加作战的48架零战分为两个制空队,另外的110架零战和68架舰爆分为四个攻击队向瓜岛的亨德森机场及其周围海域的美军船只进行攻击,不能说一点战果没有,击沉了一艘驱逐舰“艾伦瓦德”(USS Aaron Ward(DD-483))和一艘小护衞舰,一艘油船,击落了7架美国飞机,而付出的代价是12架零战和12架舰爆。

顺便说一句,当时艾伦瓦德是在为一艘坦克登陆舰USS LST-449(2)护航,这艘登陆舰上有一位乘客是J.F.肯尼迪中尉,如果日本人把登陆舰弄掉了,那么20年以后赫鲁晓夫是不是就有了机会用原子弹把鬼畜灭了他,为皇军报仇了?

可能肯尼迪就是注定要当美国总统,在太平洋战争中大难不死的可不只这一次,1943年8月2日,这位中尉艇长指挥的鱼雷艇PT-109号在科隆班加拉岛附近又被日本驱逐舰天雾号撞上去了,从中间剪成两半,肯尼迪中尉照样游上了岸。事后日本各传媒很牛了一次:大日本帝国海军都不用打炮,撞都能把鬼畜撞到海里去。其实那根本就是一次事故,鬼畜的鱼雷艇和日本驱逐舰都没有雷达,猫眼们也看不见那么小不点的鱼雷艇,黑灯瞎火的到发现时就已经撞上去了。

4月11日的作战代号是“Y2作战”参加作战的是一个由15架零战组成的制空队和两个攻击队,第一攻击队由27架零战和13架舰爆所组成,第二攻击队是30架零战和8架舰爆,攻击目标是新几内亚东南沿海的船只,收获是击沉击伤一艘运输船各一艘,击伤扫雷艇一艘,损失是零战两架,舰爆4架。

4月12日的作战代号是“Y作战”Y作战为什么在Y2作战之后很让人想不通。这次的制空队是55架零战,两个攻击队合计76架零战,44架陆攻,攻击目标是美军在新几内亚岛的最大据点莫尔兹比港。

这次攻击对莫尔兹比的机场设施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但仅仅摧毁了停在地面上的19架飞机,空战中击落三架,而代价是损失两架零战和六架陆攻。

4月14日的作战代号是按舰队分开来的,56架零战,37架陆攻的陆基飞机作战代号是“Y1作战”而75架零战,23架舰爆的舰载机作战代号是“Y2作战”目标是新几内亚岛米恩尔湾的美军船只和拉贝的机场。在损失了4架零战,3架陆攻和1架舰爆以后,日本人击沉击伤了美军运输船各一艘,击毁美军飞机三架。

这是珍珠港以后日本海军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航空作战,打了一个星期,“大本营發表”的内容是:“击沉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两艘,各种运输舰船18艘,重创各种运输舰船8艘。击落敌机约100架,击毁15架以上”实际呢?

击沉驱逐舰一艘,运输船及其他舰艇共四艘,击落击毁飞机31架,而日本海军的损失是46架,大约13%的飞机又没有了。这种战果不能用什么“性能价格比”来衡量了。

这次特别是第三舰队的消耗太大,并不单单因为是舰载机小,续航力短的原因。第11航空舰队的陆基机在半年的瓜岛战役中消耗实在太大,稍微有点经验的老鸟都已经消耗完毕,当时拉包儿的飞行员中有句话是:“到了拉包儿,命就只剩下十天了”现在都是些菜鸟飞行员们,技术也不高,斗志也不是那么高,能飞过去就飞,遇上拦截就自说自话地回头了。

所以这次作战的主力是舰载机,现在舰载机又没了,好不容易刚刚训练有了点起色的第三舰队不得不再次回到国内重新从零开始整备飞机和飞行队伍。

所以这次“い号作战”的失利,既是中途岛,瓜岛作战失利的结果,也是以后马里亚纳作战失败的原因。

瓜岛作战失败以后,军令部和联合舰队根本就没有召开反省会议检讨作战失利的原因,而是匆匆忙忙进行新几内亚登陆作战和“い号作战”这次“い号作战”的作战失利原因是十分明显的,在瓜岛作战中全部暴露出来过,首先就是单程飞行时间就长达两小时以上,先不说目标上空的滞空时间就只剩下来了10分钟左右,这时飞行员就已经因为疲劳而无法集中注意力,作战能力大大下降,而另一方面美军的技术优势到现在还是没有引起日本人的注意。被破译了通讯密码的日本海军对美军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加上海岸监视员组织和美军的雷达系统,使得美军一般有30分钟以上的时间发出日本的空袭警报。

港湾里的运输船只和机场上的轰炸机,侦察机在日本飞机大举到来以前早已避难,剩下来的是虎视眈眈在空中等着日本人的战斗机。

瓜岛算是白打了。

这就是山本五十六在瓜岛作战失败以后这两个月所面临的局势,整个局势已经无法逆转,连在六十几年以后的现在用事后诸葛亮的优势都无法找出解决的办法,更不用说“此身在山中”的山本五十六了。按照美国人对日本武士道那种“输了就自杀”的脸谱式简单理解,得出“山本五十六去拉包儿就是一种在寻找赴死之敌的行为”这么个结论也不是不能理解,更不要说起码在潜意识里美国人总想找出“山本将军是自杀,我们没有谋杀过他”这么一句话来安慰一下自己了。

在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经常需要不择手段地做一些事情,但取得了胜利的胜利者们还是永远希望自己的胜利能够来的更加堂堂正正一些,起码被别人看起来更加堂堂正正。至于像现在在网络上敢于公开鄙视任何社会道德的那些愤愤们也仅仅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国情罢了。

事实是:华盛顿亲自下达了谋杀山本五十六的命令。

1945年9月12日开始接连三天,《纽约时报》刊登了美联社记者诺尔曼·罗杰写的和托马斯·兰费尔中校的访谈揭开了事实的真相,兰费尔中校是出发的16架P-38战斗机群中负责击落山本座机的四架“杀手战斗队”的指挥官,他作证在命令电报上有海军部长诺克斯上将的签名。

五个月以后,兰费尔中校的亲弟弟在袭击布干维尔岛时被日军击落,后来死于拉包儿的日军战俘营。1949年12月6日,兰费尔中校驾驶一架民用飞机环游世界,途中在东京停留5小时,在飞机舷梯下面等着他的是山本长官的夫人山本礼子,两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的人的手握到了一起。

美国人从破译的日本海军电报中知道了山本五十六已经确实毙命,但是为了保持他们已经破译了日本海军电报密码这个机密,美国人一直到日本人掩盖不住这个事实而被迫發表以后才發表这个消息也有对这个消息不怎么开心的美国人,就是那个哈尔西。哈尔西回忆录里说,击落山本五十六的消息在第二天举行的太平洋舰队高级军官会议上就已经宣布了,在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部队最高指挥官图纳将军兴高采烈地拍着手跳了起来的时候,哈尔西冷冷地说:“凯利,值得这么开心吗?怎么我觉得我把山本抓到宾西法尼亚大街来游街,而你在后面踢他屁股更加爽呢”享受度假的兰费尔等三人抓回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他的旗舰上,恶狠狠地瞪着这三个人:“你们三个婊子养的混蛋根本就没有资格穿美国的军服,老子要把你们送上军事法庭,把你们这帮婊子养的降为大头兵,不,你们是他妈的叛国者,老子要把你们关进监狱,要枪毙你们”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兰费尔中校他们不是刚刚立了大功吗?

原来这三位击落山本五十六的英雄在新西兰度假期间,也不知道是喝酒喝傻了还是泡妞泡呆了,也不排除新西兰的传媒记者多为女性这个因素,反正莫名其妙地这个消息就让新西兰人知道了,要在报上發表。

当时是战时,报纸上發表什么得经过军方审查,陆军不敢表态,转到海军的哈尔西手上了。哈尔西知道这事的分量:因为他自己都是头一次知道美国人已经破译了日本海军的通讯密码。尼米茨非常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虽然向总统和陆军还有手下各方面通报了山本的时间表,但几乎没有透露那是怎么样弄到这张时间表的,连哈尔西也是被简单地告知是澳大利亚的海岸监视队弄来的情报。

这年头谁比谁傻?哈尔西要是会相信尼米茨才怪了,海岸监视员们能提供实时情报,但从来不知道海岸监视员还会先知先觉打卦算命。哈尔西早就推想出来大概是怎么回事,现在看到要坏菜,不把这些可恶的漏嘴巴抓回来大骂一顿才不是“公牛”呢。

其实兰费尔真是一个大嘴,在回亨德森机场的路上,这位就已经违反作战纪律,向瓜岛战斗机指挥官发出了“I GOT YAMAMOTO”(我干掉了山本)的呼号,这个呼号和罗斯福总统向海军部 长诺克斯发出的命令“GETYAMAMOTO”(干掉山本)就只相差一个字母。

因为这次奔袭路途实在遥远艰辛,飞机用完了燃油,降落时发动机都已经停机了的兰费尔一下飞机又是大喊大叫,“我干掉了山本”结果起码在瓜岛,没几个人不知道这件事的,有嗅觉特异功能的美联社不可能不知道,诺尔曼·罗杰在1943年5月份就写出了那篇稿件,但还是被哈尔西给枪毙了,不准發表,直到1945年9月才能在《纽约时报》上發表。

决不能让日本人怀疑他们的通讯密码的可靠性。

可是这件事的破绽实在太多,不好掩饰,凭什么日本人在联合舰队的老大被人黑了还不去查找原因?再者说了你倒帮日本找个说辞看看?青天白日朗朗干坤,16架本来就脚短的美国战斗机跑布干维尔岛来干嘛?轰炸机怎么一架没有?还有就是这帮家伙从哪条路来的啊?当时日本人在肖特兰岛和布干维尔岛上已经装备了雷达,虽然原始了点,但总比没有强,附近的几个小岛全在日本人手里,有观测哨,美军为了避开这些观测哨和雷达是绕了大圈子在30米的低空爬了两个半小时才爬完平时都不需要两小时的这段路的。他们干吗那么神神秘秘地来?这不就是明摆着来找两架一式陆攻的麻烦的吗?不然为什么两架一式陆攻全部被击落而护航的六架零战里除了一架之外全部平安无事。

那时的尼米茨是不是后悔过不该去谋杀山本五十六?按常理讲来,这一下肯定会暴露美国已经破译日本密码这件事,这不是事故而是谋杀是很显而易见的。日本人如果更换密码的话,美国人以后打仗起来也要多花不少冤枉力气,到底性能价格比是怎么回事,要在以后的战争中才能得到逐步证明了。

但是尼米茨的担心,即使如果有过的话,也没有什么必要,因为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往那个方向去考虑。

日本文化有个很奇怪的特征就是在全体很暧昧的大环境中又特别相信有绝对的东西存在,尤其是相信一些权威的东西。这次山本丧生的“海军甲事件”发生以后,人们很自然地会怀疑密码是不是出问题了,因为从不到这一带来活动的美国空军战斗机在这一带出现实在是太不自然,军令部首先就怀疑密码是不是出问题了。但是军令部作战部召集来的海军密码专家们经过讨论以后得出了一个“绝不可能”的结论,理由是:首先日本海军密码的强度就非常高,其次这次发送山本五十六出行时间表所用密码等级是日本海军密码五等级中仅次于最高级的次高级,第三,当时使用的密码刚刚更换过,总之,密码被破译是不可能的。

当时的海军省次官泽本赖雄中将在战后的回忆中说:“官僚集团保身的原则就是‘害怕负责任’”这样如果要官僚们自己去认真地寻找原因,恐怕太困难了点。

那么怎么向人解释这件事呢?

好办,那只是一次偶然的事故,山本长官的座机很偶然地在某地点遇上了一群正好路过这一地点的美军飞机罢了,长官运气不太好。

仔细看看军令部找来的那些专家的意见就会发现他们的结论很没有逻辑,他们的论据和他们的结论是没有关系的,但这不是问题,结论的可信与否仅仅取决于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个结论,用日语来说就是是否能够“纳得”日文化的这个不讲逻辑,只讲感情的特征现在还是经常能看到,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小泉纯一郎首相是这样为美军在伊拉克找不到“大规模杀人武器”辩解的:“萨达姆也还没找到,是不是萨达姆也不存在?”

其实在中途岛之后就有人在怀疑密码是否已经失效这个问题了,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那次是因为可能失密的原因实在多的数不胜数,在日本人看来只要美国人留点心,不知道日本人要去进攻中途岛是不可能的。整个地来说,可能是历史的原因,日本没有几次对外作战,甲午战争以来的战争都是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结束,所以日本人没有吃过因为失密而导致战争失利的亏,所以日的保密观点也差点,尤其是海军。那些海军军官三杯黄汤下肚,什么知心话都往外掏,中途岛作战前夕,吴军港所有居酒屋的妈妈桑们没有不知道联合舰队要去一个什么叫“中途岛”的地方的。好像是怕事情还不够热闹,中途岛攻略部队还用平文发出过一封“某月某日以后请将邮件转到中途岛”的电报。

当时的大藏大臣贺屋兴宣在战后讲到失密问题时还曾经举过这么一个例子:中途岛海战以前东京证券交易市场的军需关系股票的动态很不正常,贺屋兴宣这么问的:“大本营内部有没有人在出卖机密?”

当然在伦敦被山本五十六揍得满嘴流血的大藏大臣贺屋兴宣当时也就只敢心裏嘀咕,不敢公开发问的。

这个奇怪的股市动态连当时的参谋本部情报部第六课参谋,战后曾任日自衞队统合幕僚部情报室将补(少将)室长的堀荣三少佐都注意到了,堀荣三反过来利用这种动态,南洋地区疟疾流行,堀荣三特别注意从美国的无线电广播中的药品和食品企业的股价波动,从中推导出美军的疟疾药品,食品罐头准备情况,再推出美军在疟疾病地区可能投入的兵力和时间。人类贪钱的本能在美国和日本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日本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的外交和海军密码已经失效,仅仅是东条英机手下的宪兵和特高警察更加努力地工作以防止“失密”现在让日本海军最头疼的不是怎么会有山本五十六的这个“事故”而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