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这次是真的反攻了(2 / 2)

如果是陆军就不会出现这种看起来挺“爱兵”的250事情,陆军和海军的思维方式不同。海军上阵,将军并不比大头兵有更多的生存机会,海军挂将军就像玩似的,不是什么稀罕事。所以海军将军大多都有点二杆子脾气,真的不怕死,特别是玩大舰巨炮的旧式海军,一开打司令官冲在最前面,从不考虑自己死了以后会有什么影响。

而陆军军官从进陆士的第一天开始受到的教育就是:“作为军官,你不能随便去死”教官们会举大量的例子告诉他们指挥官死了以后的部队是多么悲惨。从本文中的瓜达卡纳尔岛上围绕着亨德森机场的几次争夺战就可以知道,指挥官一死这支部队就真的完了,指挥官不死这支部队不管怎样还能坚持。所以日本陆军如果指挥官带队去冲锋了,那就是说这次是玉碎冲锋,大家去集体自杀,像阿图岛上的山崎保代大佐,还有诺门罕的高喊着“东中佐本年49岁”带领17名军官向苏军坦克作最后的自杀冲锋的第71联队代理联队长东宗治中佐。

国共辽沈战役时有过一场塔山阻击战。老冰对这场战役中最觉得迷惑不解的是国军62军曾组织过军官冲锋队,当然62军是广东军阀余汉谋的部队,不能拿来当作国军代表,但还是可以从这件事看出国军的军事素养不足:进攻的一方怎么玩起玉碎战术来了?如果军官冲锋队真的冲上去了,以后的作战到底是准备怎么办呢?

言归正传,美军在进攻的第一天战死人数居然就达到了五百名,而日本人由于指挥官阵亡,通讯指挥系统瘫痪,没有在夜间发动日本人最擅长的夜袭战,仅仅是在夜间重新进入被美军破坏了的地堡重整防线,最有想象力的一个动作是登上了海岸上触礁了的一艘运输船“齐田丸”设置机枪火力点,准备着美军天亮以后的进攻,这裏面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海军的陆战队没有训练过夜袭战,柴山上任以后加强了守备队的训练,但也是以早朝进攻为主,如果日本人在当晚进行了夜袭的话,很可能美军的损失还会进一步加大。

美军天亮以后似乎从惊魂不定中清醒了一点,投入了刚送上来的原来是准备在占领以后整修机场用的推土机,珊瑚礁的地质条件虽然不适合用大炮轰,但特别方便用推土机推珊瑚砂来堵地堡的抢眼,开始了一寸一寸的前进。

最后到了23日美军总算解决了塔拉瓦环礁,4,600日本军人和朝鲜劳工中最后被美军俘虏的只有14名军人和132名朝鲜劳工,其余全部战死或自杀。

而进攻的美军呢?战死1,009名,伤2,101名,这是个震惊的数字。瓜岛的美军面对着两个多师团的日军打了半年也不过就死了千把人,这个塔拉瓦三天不到就出了这个数字了,所以尼米兹在听到伤亡数字以后飞赴塔拉瓦视察。

霍拉德·史密斯就是这个时候得罪了尼米兹,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塔拉瓦战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是参谋长联合会议的错误,美军完全可以依靠贝克岛上的空军基地像困死拉包儿一样地困死塔拉瓦,联合舰队没有解救塔拉瓦的能力。在整个塔拉瓦作战期间中联合舰队除了从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出动过航空兵支援之外没有采取任何动作来解救塔拉瓦就是证明,而这种空中支援除了损失了20多架宝贵的飞机之外所得到的战果就是一枚鱼雷击中了轻型航母独立号,但没有造成损失。

当然大本营的發表是:“击沉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一艘”霍拉德·史密斯的看法是:强攻塔拉瓦没有任何战略上的意义。

但是塔拉瓦战斗是有很大的战术意义的,美国人通过塔拉瓦战斗知道了珊瑚环礁战斗的特殊性,也知道了和日本人作战的残酷性,不是所有情况都像瓜岛,新几内亚岛或者布干维尔岛那样甚至具有喜剧色彩。没有在塔拉瓦付出的牺牲,就没有硫磺岛和冲绳的胜利,虽然牺牲大了点,但进攻塔拉瓦还是有必要的。

对于日本人来说,就算是干的不错,吉尔伯特群岛也是交出去了。接收了吉尔伯特群岛的尼米兹马上大兴土木,马金岛,阿帕马马岛和塔拉瓦环礁的贝蒂欧岛上都建起了两千多米长跑道的机场,特别是阿帕马马岛上的机场跑道长达2,600米,可以起降重型轰炸机。依靠这些机场和四处游荡的航空母舰,从1944年2月开始,尼米兹开始向马绍尔群岛发功进攻了,接受了吉尔伯特的教训,把登陆之前的轰炸量增加了三倍,大量使用穿甲弹,把LVT和登陆艇换成水陆两用坦克,所以马绍尔群岛没打出什么悬念,所见之处,到处都是玉碎,玉碎,接下来的还是玉碎。

古贺峰一司令长官的预言和要求的“玉碎”战术成为了现实,或者不如说现实就只能是各处守军的玉碎,古贺长官心情很乱。

尼米兹在步步紧逼,毫不放松,在逼着八千名日本陆海军守军全军玉碎以后占领了夸贾林环礁以后又把手伸向了后来的核武器试验场埃尼威托克环礁和比基尼环礁,开始压迫加罗林群岛,直逼联合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马绍尔群岛的战斗虽然对美国人来说没有什么大的悬念,可是对日本人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从1895年甲午战争以来一直是在人家家里横冲直撞,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的日本人这次是头一次被人抄了家。

因为马绍尔群岛当时是日本的。

准确地说马绍尔群岛是日本的委任统治地(Nations mandate)一次大战以后,英国,法国和日本乘火打劫,瓜分了奥斯曼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大量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变迁史有点复杂,反正基本上就是现在的叙利亚,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卢旺达,坦桑尼亚,喀麦隆,多哥,加纳,纳米比亚,瑙鲁,新几内亚,萨摩亚这些地方。

实际情况还要复杂,比如日本弄来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这些“南洋诸岛”原来都仅仅是“德属几内亚”的一部分而已,顺便说一句以上列出来的地名中位于非洲和大洋洲的全部是德国殖民地。现在知道了德皇威廉二世的那句名言:“别人在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只能仰望着蓝色的天空”是在胡说八道了吧?

跑出来给“分田分地真忙”的英法日泼冷水的是美国人,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从大战中开始就一直在叫嚷“尊重民族自决”不同意像原来那种胜者把败者的殖民地再瓜分那种做法。当然英国法国日本不肯干,再三扯淡以后,弄出了一个由国联来“委任统治”的花样,英法日认为这种方法实质上就是殖民地,也就同意了这种方法,美国人的主张也算被人家收了就见好就收,这就是“委托统治”的由来。纵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野蛮血腥的旧殖民主义消亡史,原因很多很多,但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和理想的美国的存在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虽然名义上是“委托统治”但是在当时实质上还确实是殖民地,起码日本人把南洋群岛就是看成殖民地的。所以美军到马绍尔群岛撒起野来了的消息传到日本国内,顿时群情激愤,鬼畜的侵略行为“极大地伤害了日本人民的民族感情”看起来日本人民的感情承受能力不太强,东南西北地侵略了50年,偶尔反串一下角色怎么就这么受不了了呢?

鬼畜就是鬼畜,他才不管古贺长官在怎么为“绝对国防圈”而苦恼呢,1944年2月4日,联合舰队司令部所在的特鲁克环礁上空飞来了两架架B-24轰炸机,悠然自在地在日军高射炮火达不到的6,000米高空飞行。特鲁克的陆基航空兵的零战立即起飞驱逐。一般来说零战的20mm小口径机关炮打不|穿B-24的装甲,在瓜岛和新几内亚,经常发生零战只能往B-24上撞的事例,所以这次起飞的零战们也就是想把B-24赶走就行,没奢望什么别的。

没有战斗机护航的B-24很顺利地被赶走了,其实B-24来转悠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月7日就已经来访过一次。古贺峰一长官想不通这倒霉的B-24是干嘛来的?更想不通的是这么大的B-24是从哪儿飞来的?B-24无法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就是说美国人现在已经在1,500公里的距离内有了可以威胁特鲁克环礁的地面机场了,那特鲁克环礁岂不危险?岂不是要成为第二个拉包儿了?

特鲁克环礁在西加罗林群岛,原来是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被西班牙人为了筹款进行美西战争以两千五百万比塞塔的价格把包括特鲁克环礁的整个加罗林群岛卖给了德国人,第一次大战时日本人趁乱打劫把南洋上的德国殖民地全部弄了过来。特鲁克环礁裏面能够能够提供足够容纳全部联合舰队及其支援船只的锚地,周围有名叫春,夏,秋,竹的四个小岛上,上面建设了修船用的船坞,不是受到重创的船只在特鲁克就能够修修补补再上战场。日本人也好,盟军也好,都把特鲁克环礁看成“日本的珍珠港”“日本的直布罗陀”特鲁克如果有了三长两短,联合舰队本身在南洋就不能再呆了。

现在跑到特鲁克来观光的B-24是从布干维尔南边的莫罗岛起飞来侦察的,特鲁克确实受到了大型陆基轰炸机的威胁。

但是这一次尼米兹没有打算用陆基航空兵,受几次空袭拉包儿胜利的鼓舞,尼米兹现在更加喜欢航母特混舰队,反正由于VT信管的投入使用,日人已经无法威胁美国航空母舰了,美国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次他让斯普鲁恩斯带了约克城,企业号,无畏号(USS Intrepid(CV-11))埃塞克斯,碉堡山这五艘正规航母加上四艘轻型航母,六艘战列舰,五艘重巡,五艘轻巡,还有28艘驱逐舰共计53艘军舰来找古贺长官的晦气来了。

古贺长官知道不知道鬼畜来了?古贺知道。仗打了这么长时间了,日本海军虽然不能破译美国海军的密码,但是通过监听也能够从通讯防衞和密度以及呼号能够大致判断出美军战术行动的进攻方位,时间和兵力。

所以古贺在1月25日就准备把战列舰长门,扶桑,重巡熊野,铃谷,利根和驱逐舰秋月,浦风,矶风等八艘代号叫“敷岛部队”的舰艇疏散到位于新加坡和苏门答腊中间的林加群岛的林加锚地去,林加锚地东西长20海里,南北长50海里,在裏面可以进行一些小规模训练,又紧靠巨港油田,用油不成问题,水深还比较浅,美国潜水艇不容易混进去捣乱。

可是1月30日出发刚一个小时后,突然又传来了美军开始进攻马绍尔群岛的消息吗,这样敷岛部队又返回特鲁克准备去支援马绍尔群岛。

但是怎么支援呢?没有空中掩护的军舰不就是一个活靶子吗?所以古贺想了想还是又再次下令敷岛部队往林加锚地疏散。

自从2月7日夸贾林环礁上缴给了鬼畜以后,特鲁克就成了最前线了,这地方无论如何不能呆了,于是古贺长官在2月10日带着旗舰武藏和轻巡大淀,驱逐舰白露,满潮也回了横须贺,接下来爱宕,鸟海,妙高,羽黑也撤往了帕劳。在特鲁克就剩下了第四舰队和指挥系统及其复杂的各种航空兵部队,其中有南西方面舰队的,还有从拉包儿撤回来的南东方面舰队的,总共加起来有174架正在使用的各种飞机,还有用千代田号航母刚刚运来的161架准备使用或者分配到其他机场去的崭新的飞机。

古贺峰一到底还是个受海兵的大炮巨舰战术教育出来的日本海军军人,他把有炮的船疏散了以后就忘记了没炮的船,现在这些古贺长官不要或者忘记了的东西都由第四舰队司令长官小林仁中将看着。

2月15日,第四舰队的侦听班捕捉到了埃塞克斯号上舰载机的明码通话,就是说美国人已经离得很近了,小林仁判断美军将在第二天16日空袭特鲁克,下令全基地进入戒备状态,虽然出动的航线不太合理,但小林中将还是出动了11架次侦察机去寻找鬼畜。

找不到,鬼畜压根没来。

小林中将没见着鬼畜到来,就很自然地认为鬼畜在他小林中将之威名面前闻风丧胆,吓得不敢来了,于是就洗洗睡了。

历史是有报应的,特别是看日本海军史的时候,特别让你相信这句话。日本海军怎么玩过别人,自己就会怎么被别人玩。

中间的时间间隔还特别短,比如空袭特鲁克就特别让人联想起空袭珍珠港。

在知道了美国航母舰队到了身边,连联合舰队司令长官都出去避风头了,在海兵38期,吊床号4号,一直负责海军对美谍报工作的小林仁中将管辖下的特鲁克还会被美国人打了突然袭击也算是一大奇迹。

和日本人预想的方向不同,钱多油多,不怕绕路的美国人是从北边来的,从埃尼威托克环礁那边绕过来的,所以耽误了时间,没有准时到,而这边等了大半天的小林仁中将也就像个约会时被男朋友放了鸽子的mm似的一气之下把手机都给关了——第二天的17日连侦察机都没派出去。

可是斯普鲁恩斯恰巧来了。

早上04:20左右,日军雷达捕捉到了大批飞机的回波,日军没有像珍珠港的美军那样“忘掉这件事情”而是从春夏竹岛上把能飞起来的77架零式战斗机,水上战斗机,零式侦察机全部点上了阵,可是还只刚飞上天四十架,美军就已经到了。

美国人做事心狠手辣,空袭特鲁克就不能说是轰炸,根本就是在耕田,还是那种深翻式的耕田。九艘航母上的舰载机围着特鲁克就整整炸了两天,出动架次达到1,250架次。还学着日本人,出动了九艘潜水艇,不让日本人船只出港,要来个斩草除根。

被击沉的日军舰艇有轻巡阿贺野,那珂,训练巡洋舰香取,驱逐舰舞风,太刀风,追月,文月和其他两艘猎潜舰,一艘鱼雷艇,一艘特务舰等11艘,被重创的有水上飞机母舰秋津州,驱逐舰秋风,松风,春风,时雨,测量舰宗谷和其他一艘特务舰,两艘潜水艇等9艘,270架飞机被空中击落或在地面被炸毁。同时正在特鲁克环礁以北往特鲁克赶路的一支日本运输船队也赶上了这次轰炸,辰羽丸,瑞海丸被击沉,运送的第52师团第69联队等七千余人陆军也直接去见了海龙王。

特别让日本人叫娘的是被古贺长官忘掉了的支援船舶被美国人一扫而空。

以从捕鲸船改装的油轮“第三图南丸”为首的41艘运输船,总吨位211,300吨全部沉入了海底。

当时有两个很牛的阁下也在特鲁克,准备去拉包儿视察的参谋本部次长秦彦三郎中将和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中将正在特鲁克等待时机的时候遇上了这次轰炸,吓得赶紧回东京去了。

美军的全部损失是25架飞机,和17日晚上残存的五架日本陆攻机拼死出击,用鱼雷在无畏号航母上打出了一个20英尺的方洞出来,就一个方洞,没有其他损失了。

港湾内的全部修理设施,储油罐,兵营,通讯设备被美军按照两次航拍的照片一一按图索骥,全部摧毁。总之,日本人常年经营的特鲁克作为一个军事基地已经不存在了,美军在中部太平洋方面再也没有了空中威胁,于是美军开始了埃尼威托克作战。

消息传来,东条震怒。震怒的原因还不仅仅是海军又闯了祸,而是这回捅的漏子实在太大,日本陆海军现在在作战中最转不过来就是船舱,而现在海军居然听任贵重的船舱被人炸了,还是21万吨,这个损失是无法弥补的。相对来说,可能战列舰武藏被炸沉了还好接受些,反正那也就是个摆样子的货。

这就出来了真正的“统帅权干犯事件”原来鸠山一郎和犬养毅挑起的“滨口内阁统帅权干犯事件”只是个莫须有的政治事件,而这次的东条英机却是真的在组织上干了。1944年2月19日,特鲁克空袭的第二天,东条撤换了主管船舶的运输通信大臣八田嘉明,代之以五岛庆太;2月21日,东条又借口强化战争指导,逼着参谋总长杉山元把参谋总长一职交给他兼任,而杉山元的绰号本来就是“厕所门”意思是从两边都可以开,只是看你从哪边挤,杉山元在略微做了下形式上的反抗以后就交出了参谋总长的位置。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本来就有件“东条副官”的马甲,东条让他挤掉永野修身来兼任军令部总长当然没有反对的道理。这样,日本陆海军突然就统一了军政军令了。

日本人特别相信所谓“组织的力量”遇到了什么事首先不是找出问题所在去解决,而是首先进行“组织刷新”换几个人重新干,幻想这样就能够起死回生。这种习性现在还能看到,政府支持率一低,就会搞什么“内阁改造”换几张面孔来糊弄选民。日本人好糊弄,因为大家都相信那玩意,几张新面孔一上来内阁支持率就此上升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但现在是战争,面对着的是美国人,美国人可不怵你怎么去玩人事游戏,战争的客观现实就摆在面前,谁来也得用飞机大炮军舰来比试。

特鲁克空袭被称为“海军T事件”因为是特鲁克(TRUK)的事件。海军省一开始是认为这件事的过错全在现场,因此立即撤换了小林仁,换上了珊瑚海海战时指挥五航战炸沉了列克星敦,重创约克城的原忠一中将。后来发现下面对这种处理很不满意这才在3月份派出了一个调查团来调查这件事,团长就是水雷学校校长大森仙太郎少将。

大森少将本来就对在布干维尔被海军莫名其妙第出卖给了陆军一脑门子官司,哪来什么心思认真查,其实也没有必要查,第四舰队的小林仁当然有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在联合舰队司令部,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那儿,这都是明摆着的,要不然大家哪来的意见?但这句话又不能明说——谁任命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联合舰队有问题不就是整个海军有问题吗?再加上调查还没结束司令长官就不见了踪影,说他坏话不等于鞭尸吗?于是调查结论是:“从大局上看,以如此少的兵力对应如此大规模攻击,谁来进行战争指导的结果都应该是大同小异”因为“T”和汉字的“丁”有点像,所以“海军T事件”又称为“海军丁事件”原来有个“海军甲事件”是山本五十六被击落事件,有没有“乙事件”呢?有,“海军乙事件”是“海军丁事件”的后遗症之一,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又挂了。

1944年3月31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大将带领着以参谋长福留繁中将为首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分乘两架二式大艇水上飞机,从帕劳飞往菲律宾棉兰老岛的达沃(也叫那卯)途中古贺长官乘坐的一号机失踪,而二号机失事,除了一名死亡以外,包括福留繁在内的全体机组人员做了当地游击队的俘虏。这就是所谓“海军乙事件”如果说所谓“海军甲事件”在反映了日本海军对情报战的无知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日本海军在整个组织管理上还是井井有条,虽然有点繁琐哲学的话,那么从古贺峰一长官殉职的所谓“海军乙事件”就可以看出日本海军已经是无法管理或者说没有了管理的败军之像尽露的一支军队了。

一般说来,一件事如果成功了,那多半是出于侥幸,而一件事如果失败了,那几乎是铁定的被注定了的,“海军乙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