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没了骰子,只能歇赌(1 / 2)

大和号就这么没了,和舰上的2,740名官兵一起没了,为大和殉葬的第二舰队官兵在四千人左右。

大和号不只是一艘战列舰,大和号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象征,精神和主心骨;大和号是从19世纪末期以来全体东亚人民苦难的浓缩,血泪的结晶。说“全体东亚人民”当然也包括日本人,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那650毫米的主装甲上有多少是东北农民卖儿卖女的钱,也没有人说的清楚桅杆顶上的雷达里有多少电子管是“山打根八号娼馆”的阿崎婆们用皮肉换来的。

可是现在,没了,沉到了345米深的水底。

大和号没了就是说大日本帝国海军也就没了,而那个产生了这支海军或者说着这支海军要保护的那个大日本帝国也就要没了。要没了的甚至还不仅仅是那个帝国,还有那个帝国的高级军官们口口声声的“百年国运”这不到现在日本人还在愤愤不平地声讨殖民地吗?话虽不错,就是晚说了80年。

但是那个帝国真的到了末路了。

在大和号上路的时候,东京也正热闹。

小矶国昭和米内光政的联立内阁也走到了末路,实在干不下去了。大和号出发前的4月5日上午宣布内阁总辞职,冲绳打得正热闹,这边内阁散了伙。

噩耗还紧赶着一起来,这边外务省又来了一个人。

历史有的时候挺好玩,现在不少自称毛派的以黄俄自居,没事就要暗恋一下苏联或俄罗斯,他们也不知道他们那尊邪神最仇恨的就是老毛子,谁要是和苏联人搭上界就肯定活不了,彭德怀,张闻天都是例子,邓公能活下来的很大理由就是其坚决反苏的立场。反正现在这些自称毛派真要是去见了先帝爷,还会被先帝爷手下的那些红衞兵恶鬼给死死再打死一回。

那年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打了起来,结果印度生生把巴基斯坦给拉成了两半,世界上多出来了一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不能打,但能说。有个叫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的人在联合国和印度人还有背后的大老板苏联人吵,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兼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帮着他一块吵。

这个布托后来做了巴基斯坦总统,再后来让人给绞了,再到后来,连女儿贝娜齐尔·布托也让人给做了。

乔冠华能说,专找老毛子干架,在和老毛子的代表吵架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从印巴战争扯到了原子弹问题。大家知道,中国有核武器三原则“不以核武器相威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而苏联却没有做过相似的承诺。

乔冠华就说了:你敢不敢在这个讲坛上讲这几句话?“有种的就敢,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上胆小如鼠得就不敢!”

把老毛子给弄了个灰头鼠脸。那时读中学一年级,语文老师特别佩服这几句话,让背下来的。几十年过去,还记得很清清楚楚。

后来才发现那几句让人挺激动的话,其实有几分无赖加流氓。一个国家的国策,是一个外交官能胡说八道的吗?更不要说“有种的就敢”这种矮骡子打群架使用的语言了,不知道乔冠华何以被称作“乔老爷”看不出有什么老爷派头啊,倒有几分“舵爷”的派头。

比笔者年纪大点的中国人可能都知道这位被乔老爷弄得下不来台的苏联驻联合国安理会大使,雅科夫·马立克(Яков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Малик)老资格苏联外交家,太平洋战争时期任驻日大使。

后来被布托称为“马立克沙皇”的这位驻日大使这次到日本外务省来就是打个招呼,告诉日本人原定一年以后到期的《日苏中立条约》不再延长了。

这下大本营傻了。冲绳失守只是个时间问题,大和号也肯定到不了冲绳,赶上内阁还散了伙,这一下苏联人也动了起来,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首先要解决内阁问题,由谁来组阁。4月5日下午在皇宫里开了重臣会议,参加的有近衞文文麿,平沼骐一郎,铃木贯太郎,广田弘毅,冈田启介和东条英机这六个人,由内大臣木户幸一主持。

不管这场战争的绝望前景已经是变得了多么鲜明,但还是没有人能说不打了,这倒不是因为东条英机也在场或是什么大家有多么坚决的革命意志,而是因为现在形势不一样了,打不打已经没有日本人发言的资格了,归对面说了算,就算是想求和,也得有人去求才行啊,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整个内阁出来。

大家对战争期间,首相还是要军人来当这点都没意见,问题是谁来当。东条英机推举的是时任教育总监的元帅陆军大将畑俊六,这可把大家都雷住了,谁当也不能畑俊六来当啊,当年没有陆相畑俊六辞职搅散了米内光政内阁,形势还不至于发展到一定要和鬼畜开战。

畑畑日本人记得俊六,那边美国人也记得俊六。

东京审判时麦克阿瑟是想把这位曾任中支派遣军和支那派遣军司令官的甲级战犯送上绞架的,但米内光政把他救了下来。米内光政在出庭作证时坚决否认畑俊六在辞职以前就已经交给米内光政过一份信件或是备忘录之类的内容,在检察官把1940年7月17日载有这些内容的《东京朝日新闻》拍在米内光政面前的时候,米内光政还是说那是传媒的误传,实际上不存在这份文件。气得澳大利亚人审判长韦伯在庭上指着米内光政的鼻子骂“stupid”(八嘎)米内光政从绞架上救了畑俊六,畑俊六当然很感谢米内光政。但后来畑俊六却在《巢鸭日记》中说明了事实真相,米内光政在法庭上做的是伪证。而米内光政日后所说作伪证的动机和畑俊六所说的事情经过倒可以吻合起来,就是畑俊六不是个人决定,作为一个组织的陆军在背后起作用,连即将离职的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也参与了此事。而现在麦克阿瑟的审判宗旨就是不涉及皇族,光把畑俊六一个人拉出去绞死未免有点不公平。

笔者曾经说过最想把昭和天皇拉上审判台的是澳大利亚人,但麦大帅不想那么干,给了澳大利亚人一个首席法官的荣誉来封他们的口。但最坚决的反日分子韦伯在审判时老是偷空干私活,从不放过任何能扯上皇族或天皇的空子,这次本来两眼又开始发绿了的韦伯大法官最后在米内光政面前败下阵来,怎么能不气得大骂“八嘎”呢。

所以东条推举的畑俊六是万万不行的,还是在座的枢密院议长铃木贯太郎来干吧,这位也是海军大将。

上面这张照片里的铃木贯太郎咧着嘴在穿鞋,一副好好爷爷的样子,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位在年轻时是被人称为“鬼贯”的傻大胆。甲午战争时率领鱼雷艇冲进威海衞的是他,日俄战争日本海大海战时在俄国舰队阵前横切,扰乱了波罗的海舰队队形的还是他,他带领的第四驱逐舰队就朝雾,村雨,白云,朝潮四艘驱逐舰,可是却击沉了以苏沃洛夫公爵号为首的三艘战列舰和两艘巡洋舰。

2.26事件时61岁的铃木贯太郎是天皇伺从长,被叛乱军在左大腿,左胸和左脑袋打中了三枪。正当叛乱军要最后杀死铃木的时候,铃木太太大喊:“对一个老人你们下的去毒手?真要下手朝我来,放过他行不行?”

领头的安藤辉三大尉对铃木太太说:“很对不起,我们对阁下没有恨意,只是为了国家改造的目的。统统有,向铃木阁下行举枪礼”礼毕带着人就走了,“不死的铃木”算是又捡了一条命回来。

但这次铃木不干,理由首先是他本人的信条就是军人不应该干预政治,其次他都已经79岁了,耳朵都已经聋了,让他当总理这不是扯吗?可是昭和天皇说没有政治经验也行,耳朵听不见也行,反正首相就是你了,拜托了。

铃木推不掉了,就和陆军商量,指名阿南惟几大将出任陆军大臣,因为铃木和阿南有私人交情。阿南当伺从武官时铃木是伺从长,脑子不太好的阿南全是铃木在点拨,所(安腾辉三大尉)以铃木认为和阿南能讲通道理。

阿南的问题不是脑子不太好,而是口齿不太伶俐。他和第14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驻蒙军司令官甘粕重太郎中将,航空兵团司令官安藤三郎中将这几个人全是陆士第18期的,同在第一联队,四个人一起考陆大,结果笔试通过了但是口试全部落榜。第二年再来,也就上了山下奉文一个,第三年三个人再去,但是阿南还是被涮了下来。

一般陆大只能考三次,但联队长喜欢阿南,又让阿南考了第四次。那年的口试官是第一联队出来的,有什么猫腻不知道,反正阿南第四次考上了。

阿南有什么好处呢?长得挺精神,特别是阿南不象一般的日本人那么上身修长,阿南身材高,而且腿长。但在幼年学校的时候阿南个子最矮,为了跟上大家的步子,阿南走路的步子特别大,这样就使得阿南以后一直走路特别好看,于是就弄到天皇跟前去当了伺从武官。

(陆军大将阿南惟几)陆军对于出阿南惟几的条件是:1.一定要坚持完成战争。

2.陆海军一体化。

3.为了本土决战的胜利,对于陆军提出的政策要毫不踌躇地实行。

这种条件,铃木贯一郎能咽下去吗?

铃木贯太郎对陆军提出来的疯狂要求全部照单全收,行,什么都行,只要你们出陆相,出阿南惟几当陆相就能商量事情。

如果说铃木贯一郎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全盘方法,那未免太神话这位耳聋老人了。但铃木贯太郎想解决问题肯定是事实,而且铃木贯一郎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争取和自己关系不坏而且在陆军中有人望的阿南惟几来当陆相。阿南人傻点,但是不会搞阴谋,还有一点就是阿南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当大将的材料,能当上大将全是天皇陛下的恩典,对天皇陛下绝对说一不二,不想石原莞尔那些自以为是聪明人的人那样从来不把天皇放在眼里,所以只要能说服天皇,阿南绝无二话。

铃木贯太郎这就在1945年4月7日,大和号战列舰沉掉的那天当上了首相。

形势呢?冲绳战在开始三个月后的6月23日结束,32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参谋长长勇少将,海军冲绳根据地队司令官大田实少将自杀,陆海军守军12万人中战死近十万人,只有不到一万人被俘,卷入战火的老百姓也有近十万人的死亡。

大田实在6月6日自杀前向海军次官多田武雄中将发出的最后一份电报是所有太平洋战争中最有名的一份电报,这份电报中没有“天皇陛下万岁”“帝国武运长久”之类的废话,而是很详尽地叙述了冲绳人做出的牺牲,最后的一句是:“希望后来的人对冲绳县民给予特别的考虑”日本人喜欢说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但冲绳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自称自己是“冲绳族”而称别的日本人是“大和族”冲绳完了,而原来所指望冲绳战能为本土防御战争取一点时间也没有成功,因为年仅39岁的“鬼畜李梅”从1945年1月开始就任第20轰炸集团司令,主持对日战略轰炸。在李梅上任以前对日本进行的轰炸始终效果不大,因为出击的飞机故障率太大,李梅上任后找到了原因之所在:飞行员怕死,找出机械故障的种种理由来争取中途返航。李梅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自己坐上机群编队的第一架飞机,明言谁要是胡说八道中途返航就撕拉撕拉地,顿时出击飞机的故障率就几乎降到了零,但日本人就真的遇到鬼了。

海上已经被美军全部全部进行了城管,现在来值班的不只是潜水艇了,老是值班也累,懒惰的美国人老是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方法来偷懒——布水雷。

美国人大规模在日本布水雷是从1945年3月和攻打冲绳同时进行,不止在港口外面布,甚至在濑户内海都布雷,让你寸步难行。

布水雷是一种古来有之的海战方法,不能说鬼畜是在出老千,但鬼畜布雷的方式和布的水雷实在不讲道理。倒霉的鬼畜欺负日本人没有防空能力,布雷不用布雷舰,而是用高空飞行的B-29来布,洒下来的水雷也不是那种机械撞击式的,而是什么磁性起爆,音响起爆,水压起爆,次声波起爆这些听着就是云里雾里的起爆方式,而且更为恶劣的是,美国人的水雷除了最早的M4,M11是磁性水雷以外,其余水雷全是同时具备几种引信,不同时满足所有引信的条件水雷不爆炸,日本人当时能扫磁性水雷,对音响水雷用发音弹能够处理,但对于复合引信就完全无能为力了,于是日本被完全封锁了起来,本来美军的布雷行动的代号就邪恶无比:饥饿行动(Operation Starvation)整个饥饿行动中美军出动的B-29多达1,529架次,布下的水雷多达12,135颗,日本人能不饥饿吗?

这样一来,工厂几乎全被炸毁或由于原料问题而停产,所谓的“本土作战”只是一只画在纸上的饼而已。

必须立即想法子停战。

可是想些什么办法呢?蒋介石?就算日本人忘记了那个“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的所谓“近衞声明”蒋介石可没有忘记,还一次次拿日本人开涮来帮日本人增强记忆力;美国人?倒是在铃木贯太郎刚上台五天以后的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去世了,这是不是一个好消息呢,铃木贯太郎赶快發表了一个谈话,对罗斯福的去世表示哀悼。

可是美国人没有领这份情,接任的杜鲁门总统4月16日在美国众参两院联合会议上發表讲话:“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对日本的政策都是要求他们无条件投降”这蛮不讲理的美国鬼畜,简直不是文明人。

就在同一天,250万苏联红军向柏林开始了最后的总攻。

其实美国人是最现实的民族,外交政策非常的柔软,从不一条筋的,特别在太平洋战争的对日政策上。问题是日本人表错了情。日本人永远弄不明白内政和外交到底有些什么区别,老是混为一谈,一直到前不久小泉纯一郎还是把当自民党总裁的宝押到争取日本遗族会的支持上就是证明。

而铃木内阁的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就任后首先發表的是《本土决战训五条》要“坚信神州不灭,死守皇土,战至最后一人”在这裏可以对比一下先帝爷的外交动作,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来自苏联的压力的时候,1971年两报一刊的元旦社论几乎全篇是在攻击“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而对于真正的帝国主义,当时还在一本正经地侵略友好邻邦越南的美国则几乎没有提起,这篇社论一见报,美国人就知道中国人受不了了,要和苏联人打美国牌了,正好就驴子下坡来解决越南问题。而日本人的“阿南训令”只是让美国人觉得日本人已经彻底疯了。

一边错发了外交信号,一边又找错了外交渠道。

日本人总结了大半天以后觉得只有苏联人才能指望,于是铃木内阁一上台就开始了“对苏工作”前首相广田弘毅亲自出马找苏联驻日大使雅科夫·马立克在箱根展开秘密谈判,同时训令驻苏大使佐藤尚武抓紧工作,找到莫洛托夫,最好能找到斯大林本人,因为铃木贯太郎首相有个古怪论点:“斯大林的体格和西乡隆盛很相像,都是大肚子,肯定都是重情义的好人,会帮日本忙的”会不会呢?这时候斯大林和杜鲁门,丘吉尔正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会谈呢,这个波茨坦会谈本身就怪(1945年6月19日,斯大林和事百出,首先斯大林就晚来了一天,接下来丘吉尔率莫洛托夫在为高尔基抬棺)领的保守党又在大选中失败,像一块擦脚布被英国人扔掉了,开到一半就提前回家,由接任的艾德礼首相接着开,1945年7月26日發表了同盟国有关对日政策的波茨坦宣言。

波茨坦宣言也是一个古怪无比的宣言,在场的斯大林当时没有签名,而不在场的蒋介石倒签了名。斯大林是因为虽然苏联已经声明不再延长日苏中立条约,但日苏中立条约还没有被废弃的原因而没有签署这个宣言,不在场的蒋介石则是通过无线电报得知了宣言内容而签署的。

波茨坦公告發表前后,美国人对日本人再加大了压力,7月24日和28日第五舰队的航母舰载机对吴军港进行了轰炸,结果是战列舰榛名,伊势和日向搁浅,航母天城颠覆,葛城,凤翔,龙凤大损,巡洋舰磐手,出云,青叶,利根,北上搁浅,大淀颠覆。

两个月以前,小泽治三郎中将就任最后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时只能说日海军作为一支能作战的军队已经不复存在,而到了此时,已经可以说大日本帝国海军从物理上就几乎不存在了。

山本五十六战死以后,海军秘不发丧,枢密院议长铃木贯太郎听说以后大吃一惊,在议会上要求岛田繁太郎海相加以说明,岛田的回答是:“事关海军机密,恕不回答”铃木一拍桌子:“八嘎,我是海军大将”周围大惊,“鬼贯”尚在。

而现在知道了一切的“鬼贯”又准备怎样来回答波茨坦公告呢?

7月28日,铃木贯太郎向记者發表谈话的内容是:“这个宣言只不过是在炒开罗宣言的冷饭,日本政府不会重视这个宣言,只是采取‘默杀’的方法,我们要把战争进行到底”“默杀”这个词在日文里的意思是“不予理睬”的意思,本来相应的英语意思是“take no notice of”和“ignore”但也可以引申到“refuse”或是“reject”(拒绝)当时的同盟社的翻译是:“ignore it entirely”而路透社和美联社的翻译则是“reject”不能说路透社和美联社翻译错误,因为从铃木贯太郎的讲话中所表示的“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字样中能够很明确地推断出“拒绝”的含义。

铃木贯一郎的谈话用词发生问题的责任并不单单在铃木本人,27日日外务省官僚们就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波茨坦公告,得出的结论是:不必过分看重波茨坦公告的用词,就算是有“无条件投降”这件事,也总要谈一个手续和技术细节,波茨坦公告只不过是催促日本人坐到谈判桌前来而已。

和外务官僚的这种漫不经心相比,大本营里以军令部总长丰田副武大将为首的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强硬派们则要求首相發表一个措辞强有力的声明,给英美鬼畜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管是外务省还是大本营,不知怎么的都没有注意到波茨坦在哪儿?美英苏的巨头怎么到那儿去开会去了?那地方原来的主人怎么样了?那地方现在又是怎么回事了?

无条件投降这种东西是有的,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所谓技术问题自然会有人来自作主张地处理。

但日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铃木贯太郎本人同意外务省的分析,但又要照顾到大本营的情绪,这就来和一个稀泥:不直接谴责这个公告,想对同盟国方面暗示:其实这个公告也不是不可理解。最后又大本营表示:“本官没有接受投降,但你们真的对‘本土抗战’有信心吗”日本人很喜欢自我陶醉地玩这一类文字和语言游戏,铃木贯太郎在6月8日的重臣会议上回答前首相若礼次郎有关战争继续的问题时是这样拍着桌子回答的:“道理之外的例外的道理总是有的,如果彻底抗战不能取胜,我们剩下来的就只有去死”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时没有人知道,看你对“死”的认识而定,所以彻底抗战派东条英机听了以后猛点头,和谈派近衞文麿也面露微笑,都认为这句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但不开化欧美鬼畜的文化不同,欧美人一般不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释,而就是按照你的字面意思来解释,解释不了的时候就再问你一次,而这次在欧美人看来没有再次确认的必要,日本人已经表示的相当清楚了。

就这么一个单词的翻译引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上看起来是所向披靡,指东不打西,但是只有美国人才知道他们自己花了多大力量。日本人在到处玉碎,战死比率高的惊人,但是死了多少日本人和美国人有什么关系?美国人所关心的是死了多少美国人,而不是杀了多少日本人。

硫磺岛一战持续了四十天,美军付出的伤亡是战死6,821人,负伤21,865人,而90天的冲绳打下来,美军的损失达到战死12,520人,战伤72,012人,如果真要强行执行原定的1945年11月在南九州的志布志湾登陆的“奥林匹克作战计划”的话,没有人敢预测到底美军要付出多大牺牲。

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处境不太好,和美国人去宣传他们在硫磺岛和冲绳分别杀死了两万和十万日本兵是没有作用的,美国人会质问他们的政府和军部:你们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的孩子不死?

有办法的,美国人会想出一切方法来减少美国人的伤亡,太平洋战争中这一美利坚民族性的表现就是雷达,VT信管和原子弹这三大大杀器,现在应该是原子弹登场了。

事实上波茨坦宣言是在杜鲁门在7月25日最后在投放原子弹的命令签字的同时准备好了的文书,这已经是埃德美敦书了,可是蒙在鼓里的日本人还在玩弄文字游戏,但美国人没有玩游戏的兴致。

原子弹是1945年7月26日由重型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运到提尼安岛的,8月2日,第20轰炸集团司令李梅中将发出了有名的第13号作战命令:攻击日:8月6日;攻击目标:广岛市中心部及其工业区域;预备第二目标:小仓兵工厂及其同市中心区域;预备第三目标:长崎市中心部;投弹方法:目视投放;投放高度:28,000~30,000英尺;速度:时速200英里;1945年8月6日凌晨01:00,参谋本部情报部的特情部门捕捉到了新发现美军在提尼安岛一带的V呼号出现,经判断是应该有三架B-29要往广岛方面运动,这三架B-29实际上一直在参谋本部的监视下,但这时日本人已经被炸麻木了,这天就三架B-29过来,应该说是福音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三架比平常的三百架还更加可怕。

顺便说句笑话,太平洋战争中参谋本部发出的最后一个“感状”也就是嘉奖令,是表彰情报部的特情部门捕捉到了这个原子弹轰炸部队的呼号。

08:11分,恩诺拉·盖在广岛上空出现,因为只有三架飞机,所以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大家都以为是来进行侦察飞行的。然而,08:15:30秒,恩诺拉·盖在日本帝国最重要的军事和工业基地之一的广岛上空扔下了那颗有名的“小男孩”当时广岛市35万人口中有14万人当时就死在了这一个小男孩手上。

日本时间7日黎明,杜鲁门發表声明:“十六小时以前,美国空军飞机在日本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广岛上空投放了一枚炸弹,这枚炸弹的威力相当于两万吨以上的TNT炸药,破坏力比现在英国人拥有的最大的超级炸弹(Grand Slam)还要大两千倍以上……这种炸弹是原子弹。我们为了从完全毁灭中拯救日本人民,在7月26日发出了最后通牒,而日本领导人拒绝了这个最后通牒,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们的条件,毁灭将像未曾有过的大雨一样从空而降临在他们头上(If they do not now accept our terms,they may expect a rain of ruin from the air the likes of which has never been seenon this earth.)”

(广岛)美国的各个电台在整个7日都在反覆播送杜鲁门声明。晚上外相东乡茂德在陆相官邸和陆相阿南惟几举行了会谈,会谈从六点钟进行到九点,会谈内容到现在也不得而知,但一般认为阿南和东乡在战争已经失败,投降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

第二天8月8日一早,东乡茂德在和铃木贯太郎商谈以后进宫觐见天皇,提出了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来讨论接受波茨坦公告,结束战争的建议的事情。

在得到天皇的同意之后,东乡找来了内阁书记官长,前首相冈田启介海军大将的女婿迫水久常来准备最高战争指导会议。

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已经是9日凌晨3点了,迫水久常刚准备在办公室里睡一下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迫水接过电话,裏面传出来的消息让迫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电话是同盟社外国电信部部长长谷川来的:“刚刚从旧金山的广播中听到,好像苏联向日本宣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