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明媚阳光笼罩着整个伦敦城,给这座古老城市增添了几分活力。泰晤士河上的国会大厦、大本锺和伦敦眼、千禧桥成了鲜明的历史对比,给人厚重感觉的同时又有着轻快向上的新鲜。
咔嚓一声,阳光下的伦敦眼定格在了画面当中,仔细端详了下镜头中的照片,女郎无奈的耸了耸肩:“真可惜,阳光稍微强烈了点,也许换个角度更合适?”
但她很快又变得乐观起来:“看起来,我以后如果不去唱歌或者拍电影的话,完全可以尝试着去当个摄影家之类的嘛。”
如果长时间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她身边总是三三两两的站着几个人,虽然有的西装革履似乎在谈生意,有的挂着相机背着背囊一副旅游者的打扮,可那几张脸却从来没有变过。
当然,没人会这么无聊。所以除非是非常熟悉的人,否则绝对看不出这个站在河岸裡外混搭黑白长短袖体恤,穿着浅灰色牛仔裤和蓝白相间的帆布鞋,却又带着顶粉白色荷叶帽,披着长长的黑色大卷儿,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精致小巧的眼镜,举着相机到处拍摄的女郎会是好莱坞着名的天使小姐!
安吉拉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从悉尼到北海道再到西安再到暹粒、海得拉巴以及迪拜等等地方游览了一遍后才回到了欧洲,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毕竟,她只是想换个环境好好改善下自己的心情。
一路上虽然没出什么大事,小问题却不少。比如在西安的时候仗着外貌的差异几乎没怎么化妆的在大街逛,结果被眼尖的影迷给认了出来,还好对方比较有礼貌只是要求签名合影,没有出现被追个几条街之类的情况。
除此之外,在暹粒参观吴哥窑的时候被当地人拉扯着要小费,而且一、二美圆还大发不走;在海得拉巴被几个明显不怀好意的家伙围着,用生硬的英语套近乎。每到这个时候,跟在后面的保镖们就会主动上前将这些人赶走,然后用无辜的表情看向自己的老板。
虽然安吉拉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过,不希望他们打扰自己的旅游,可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无奈的摊开手,毕竟保镖有权根据观察到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到后随着这些事情增多,保镖们放弃了远距离跟踪而以圆形围在她周围后,她也什么话都没说的选择了默认。
不过,一路走来多少还是有些收获,比如相机本来只是附带物品,最开始丢在行李箱的角落里碰都不碰。可随着旅程进行下去,偶尔拍摄的安吉拉开始对照相起了兴趣,于是一边旅行一边买些摄影书看一边实践。导演摄像和照相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所以她很快就掌握到了技巧,一路下来拍了不少漂亮的风景照片,虽然只能算二流作品但也非常的精美。
“嘿,小姐,请看着点好吗?”安吉拉往后退去想要从另外的角度再拍摄一张伦敦眼,可刚退几步就撞上了一个人。
“哦,非常抱歉,我光顾着选角度,没注意到还有人。”安吉拉转过头来歉意地说道,她撞到的是个差不多二十到三十之间的年轻男子,一头褐色的短发,五官也非常端正,显得很有朝气和活力,更难得的是他手中也拿着一台照相机。不是那种结合摄像和照相的DV又或者数码相机,而是比较专业的胶卷相机——看上去像是尼康又像是柯尼卡。
对方此时也注意到了安吉手中的徕卡MP,不满的神情顿时变成了惊讶。
“你也是摄影爱好者?”他顿时来了兴趣。
“嗯……算是吧,才刚刚开始学。”安吉拉想了想后这样回答道。
“刚开始学就用这么好的照相机?”对方有些羡慕地看着她手中的相机,调侃地问了句后马上转移了话题:“你在拍伦敦眼?这裏可不是最好的角度。”
“我知道,这裏有些背光,可背光也可以拍出非常好的效果,不是吗?”安吉拉说着扳动相机继续观察期远处的摩天轮来。
“好的背光作品大多在对比上都非常的强烈,这裏的环境显然达不到要求,”青年男子说着手打凉棚的张望了下,“除非再过几个小时等太阳沉下去后。”
“那可说不一定,即使不是很强烈的对比依然可以拍摄出好作品,”安吉拉放下照相机看向对方,“哈里斯·桑克在温切斯特举办的摄影展上就有这么一张照片,拍摄的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青年想了想,“是的,我记得,但这不一样,尤其是环境。帕特农神庙周围可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
“是的,但你不能否认确实可以拍摄出很好的,对比不是很强烈却背光的照片。”安吉拉耸了耸肩。
“这需要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对方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
“没错,但我只是个摄影爱好者,而且是个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安吉拉随即飞快接口说道。
青年露出愕然的表情,跟着无奈的笑了笑:“当然,你有拍摄的自由——亚伯拉罕·雷门特,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