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这种事也不新鲜了(1 / 2)

何日请长缨 齐橙 1633 字 1个月前

滕村机床公司是以原来的滕村机床厂为基础,兼并了滕村市的其他一些中小型机械企业而建立起来的。临机集团拥有滕机90%的股权,滕村市政府则拥有另外的10%。

与几年前那个奄奄一息的滕机不同,今天的滕机,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0亿元,是滕村市的支柱企业之一,其生产的雕铣机行销全球,高端铣床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唐子风一年起码要到滕机来视察六七回,所以对于他的到来,滕机的领导层也没有太过兴师动众,只是召集中层干部来与唐子风见了一次面,听取了唐子风的“重要指示”,然后大家就各自回去干活了。总经理古增超把唐子风和熊凯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连同公司副总经理陈劲松和郑焕一起,开起了闭门会议。

“前年,我们应科工委和机电集团公司的要求,为军工82厂开发专用精密铣床,光是直接的研发经费就投入了4000多万,间接的投入就不去算了。上上个月,我们的专用精密铣床研发完成,82厂和国家科工委的专家也来进行了技术鉴定,认为达到了国外同类设备的水平。

“82厂原来提出要订购200台,用于新型装备的制造。结果,在技术鉴定完成之后,他们只答应订购20台,合同总金额还不到1000万。这种铣床是为军工专门开发的,在民用领域基本没有市场。这就意味着我们开发这型铣床,完全是赔本生意。

“82厂带队来参加技术鉴定的,是他们的常务副厂长柯国强。他当时说完这话之后,咱们公司的人都气炸了。老宋当着科工委领导的面,就和柯国强吵起来了,弄得科工委的领导都挺尴尬的。”古增超向唐子风汇报道。

古增超说的老宋,是滕村机床厂过去的常务副厂长,叫宋大卓,唐子风和他挺熟悉的。滕机改制为公司后,宋大卓当了一任常务副总理,前几年已经退休了。这次滕村开发军用的精密铣床,公司专门把宋大卓请回来负责,这件事唐子风过去也是知道的。

老爷子兴冲冲地接受返聘,回来带一个重点项目,原本是想干出点漂亮活,让人称赞一声廉颇不老。要谁曾想,自己牵头搞出来的产品,性能和质量都没问题,说好的销售量被人生生砍掉了九成,从一个盈利项目变成了严重亏损的项目,搁在谁身上能不急眼?

“82厂那边为什么减少了采购数量,你们了解过没有?”唐子风问。

古增超说:“这还能不去了解吗?我们打听了一下,原因其实也很简单。82厂最早打算采购这批精密铣床的时候,是和德国博泰公司谈的,德国人说这种铣床与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制造相关,拒绝向中国出售。”

“这个情况我知道。”唐子风说。

古增超说:“然后,82厂就通过机电集团公司,找到了咱们头上,还说是国防需要,让咱们发扬风格,克服困难,务必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这种铣床开发出来。”

“我记得,为这事他们还搬动了谢总来给他们当说客吧?”唐子风点头说道。

他说的谢总,是原二局局长,现任机电集团公司董事长的谢天成。临机集团是国家机电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所以谢天成也就是唐子风的顶头上司,在古增超面前更是有绝对的权威。

这一次82厂想请滕机帮助开发精密铣床,又担心滕机方面嫌利润太低,不愿意接这桩业务,便通过科工委的渠道,请出了谢天成来说情,或者也可以理解成请谢天成来向滕机施压。

82厂采购这批精密铣床,是用来对某新型号导弹的燃料舱进行精密加工的,的确是涉及到高科技武器装备。这种军工订货,与纯市场化的产品不同,滕机方面无法漫天要价,所以每台机床的利润非常有限。

在此前,滕机曾经核算过,按82厂订购200台机床计算,摊进研发成本之后,滕机的所得只能算是微利,这还是在没有计算管理成本的前提下。

滕机是一家老国企,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接这种吃苦受累却没多少利润的项目是常事,所以公司对于机电集团的要求,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组织起精干的队伍就开始攻关了。

攻关取得了成功,可说得好好的200台订货,在技术鉴定完成后,却变成了20台,合同总金额不到1000万,这就是坑人了。滕机为这型机床直接投入的研发经费就有4000万,就算这笔合同的收入全部是利润,滕机也得亏出去3000多万了。

“我们了解过了,在来滕村参加技术鉴定会之前,82厂通过他们的渠道,把我们发给他们的铣床技术资料转给了博泰公司。博泰公司方面看过这些技术资料之后,确定中国已经掌握了这种精密铣床的制造技术,所以就表示没必要再向中国限制这种产品了。”古增超冷笑着说道。

“所以,82厂就决定从博泰公司采购这批铣床了。”唐子风听明白了。

“可不就是这样吗。”陈劲松愤愤地说,“我私下里和82厂的生产处长聊过,他说他们答应采购我们20台铣床,还是看在科工委的面子上,怕科工委不好向机电公司交代。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们连这20台铣床都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