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恭敬地道:“回老爷,正是。原也只是觉得还愿回来,仿似浑身气力精神使不完,方有院中举凳一试情状,未料平常绝不可能成之事,居然就轻松成了。又在寺中时得一签,暗合我们府上今日荣华因由,兼有住持大师解了该签说是祖宗必有大庇佑加身,以延富贵亦未可知。等回来,将此等种种禀明了老祖宗,方晓得是先太祖、祖爷赏了儿子这一造化。”
贾政听了,立身朝东府祖词方向三躬其身,又坐下朝老太太道:“祖宗看顾宝玉,万不可作惜,老太太看如何为这不肖儿安排个求进章程才是。”
贾母却笑道:“这才只是令你知其一,宝玉才十一,将来纵能肖祖,亦得成年再看。现特留下你商议的尚不是为这章事,而是宝玉自个提出来要请个好先生来教他读书,又说家学于他无用,恐误了他求学时光。”
贾政看了贾宝玉一眼,虽说眼前他身上有了这一桩祖赐造化,但和读书治学却不相干的,又想他平时于读书一道,顽劣不堪,便对宝玉斥道:“前儿的杜先生,方被你弃跑,如今却再要专为你寻一先生来见你丑事么。”
贾宝玉知贾政素来对己身这个前主严格,不敢回声,只委屈地望向贾母,贾母见他委缩状,心疼不已,对贾政道:“你只知我这乖孙以前怎样,可知这回是他自要读书全因还从祖宗那得了过目不忘的造化,你且说如何读不得书了?”
贾政让贾母这么一说,脑子登时“嗡”声有点乱,忙说:“老太太所说过目不忘,又竟是何事。”
贾母意得神焕地说:“咱们家的将来的富贵久远,恐终将要在宝玉一身了。今下午,拿了本《春秋》来考他,随意选了两篇,令宝玉先暗读一遍,收了书,再当我面背来,无一字差错。只要宝玉肯用功,将来咱们这样的世勋人家,怕不能出一个真金白银的状元郎么。”制大 制枭
贾政尚未回过神来,贾母又道:“宝玉既得了祖宗沷天之赐,又懂得爱惜,方要再请名师来家,你不问缘由,就是一番斥责,把我乖孙委屈得。依我看,你们弟兄两个竟是没那本事让祖宗看上的,否则,祖宗为何不肯将这天大的福缘赐一分、半分予你们。如今你尽管托人去寻了天下的大儒过来教宝玉读书就是;另有一桩,再暗访武技修行高超之人,由官中拔付,多多许聘金,一文一武一并来做宝玉教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母虽是数落了贾政,但贾政闻得宝玉尽得天下难得之福缘,心中何偿不是欣喜若狂。想他与长兄贾赦二人,一袭世职,一靠先老太爷在太上皇面前余恩得个工部荫职,终非仕途所求正道,前程亦有限,如何保祖上勋功世代相传?今宝玉如此缘法,可见得祖宗垂怜贾氏后人,又或可见宝玉竟是家中最可造之人,才赐之福,竟应着衔玉而生并不是一场虚华。贾政百转千绕,只回贾母:“是儿失言了,全依老太太安排。”
话方完,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四人带了随身丫环、麽麽一众人等来到贾母上房处,系来与贾母侍候晚饭的。贾母心中高兴,先打发人去唤黛珏、迎春、探春、惜春过来吃晚饭,不一会四个姑娘到了,贾政告退,贾母又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一起吃晚饭,只让丫环们在一边侍候就行了。一时间,贾母、宝玉等十人挨次坐了,满满一桌,贾母素爱热闹,一桌人欢欢喜喜吃了一餐。
宝玉吃得最多,贾母见过并不以为意,竟跟着也胃口大开,比平时多用了小半盏饭.一时饭毕,贾母仍让众人围坐下来,几个丫环给沏了茶。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四个早听外面传去宝玉的事情,只未亲见。王夫人打定主意,明儿唤宝玉去她房中问清方心安,王熙凤却最懂贾母之心,打趣笑道:“老祖宗,今儿宝玉可是天神下凡了。”
贾母笑道:“你个贫嘴的猴儿,可取笑不得,你哪晓得个中缘由,全是祖宗庇佑,佛祖眷顾。宝玉带玉下世,可不全应在今儿这事么?”
众人都应:“正该应在此。”
宝玉见众人兴致盎然,只陪着傻笑,一旁黛玉见他又有了些痴傻样,扰嘴笑了一下。宝玉看过去时,黛玉又作若无其事状,见她眉眼神态,虽才十岁,真真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只不知两人缘法命运是否能因他新生至这红楼世界也有改变。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